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物理系统
[1](Cyber Physical System,CPS)为工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由于CPS中信息层与物理层的紧密联系,近年来,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的攻击尤为频繁
[1⇓-3],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关键节点的识别
[4-5],旨在通过相关方法识别出系统的关键部分,为高效率的安全防护提供理论指导
[6-7],从而有利于对CPS采取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目前对于关键节点的识别研究,多是针对电力系统网络
[8-9]、交通运输网络、计算机网络等复杂网络。李泽薇
[10]针对电力系统网络中的节点重要度,提出了一种考虑拓扑结构和潮流分布的关键节点识别算法。杜雨弦
[11]提出一种基于TOPSIS算法的多属性决策模型的中心性算法,将多个中心性作为多属性进行融合来评估节点重要度。同时,杜雨弦
[11]中提出一种结合节点中心性和信息熵的概念来量化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中的风险顺序数(RPN)。杨戬
[12]针对工业控制系统(ICS)的关键节点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工控系统级联故障影响范围的泛用性关键节点识别算法(GCNI),该算法采用级联故障规模和有效影响范围两种拓扑结构指标。
2) 对于CPS网络中的节点重要度,仅使用单一的方法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度中心性只能衡量节点的局部重要性;特征向量中心性、介数中心性是属于网络全局性的节点重要性排序算法;K-核分解是基于位置属性的节点重要性排序算法。
本文算法以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中的风险顺序数(RPN)的三个指标——发生频度(Occurrence)、严重程度(Severity)、检测难易程度(Detection)为核心,使用熵权法计算指标的客观权重,然后结合三个指标数值进行排序。信息物理系统的网络模型不同于一般的复杂网络,对于CPS网络的图表示,建立有向复杂网络模型。计算每个节点风险顺序数的三个指标(O、S、D),根据三个指标的结果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造评价矩阵X,对评价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每个指标的熵值以此计算指标的综合权数,对熵权法得到的权重进行修正,最后结合各指标的权重对所有节点进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