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需求是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一种基本需求,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依据
[1]。军事需求评估负责检验军事需求的正确性、有效性和规范性,是需求作用发挥的重要保证。鉴于军事系统构成日趋复杂、费用极其昂贵,军事需求上的任何偏差,都将对军事系统建设产生重大影响。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采用工程化思想方法,加强军事需求论证、评估的规范性。例如,美军通过采用“自然语言表述+面向功能、数据技术表述”的方法,不断加强对军事需求的定量化描述;通过建立军事需求验证评估的指标体系,运用形式化、仿真技术,不断提升军事需求验证和系统评估的规范性。其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Joint Capability Integration Develop System,JCIDS)拥有包括“能力领域分析”“能力需求分析”“能力方案分析”等需求分析程序,可以对未来作战所需的能力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能力差距、冗余以及中长期发展目标
[2]。英、法等国在需求开发与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各个阶段设置里程碑决策点,不断加强对军事需求的审查与监督,将军事需求评估贯穿开发与建设全过程
[1]。
目前,国内关于需求
[2⇓⇓⇓⇓-7]的概念较为明确,尤其在装备需求论证和软件需求分析等领域研究活跃、成果丰富。但就需求评估而言,学术界对其定义尚未统一,有文献称之为需求质量评价
[1]、需求论证与评估
[5]、需求方案分析评估
[8-9]等。军事需求评估与装备、软件需求评估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区别,即战略、全局属性明显,亟须解决文字语言表达差异大、把握特点规律缺方法等问题。
形式化方法
[10-11]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广泛,主要采用适当的数学分析,在软件和硬件系统中用于描述、开发和验证,旨在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和鲁棒性。吕继东等
[12]通过对比国内外列车运行控制领域形式化研究差异,提出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进行列车运行控制正向设计;蔡雄
[13]提出了用于引导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的形式化规约和需求确认的形式化工程方法,以保证从源头上确保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王莉等
[14]基于形式化方法,对神经网络可信性问题的抽象、属性表达及形式验证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对网络属性、核心算法进行严格的逻辑表达验证。可见,形式化方法在精确揭示逻辑规律、制定相应规则标准等方面
[10]已得到各领域的广泛认可。
本文以军事需求评估为背景,对需求评估的阶段划分、逻辑关系、评估指标等问题开展研究,采用形式化方法,对划定的需求评估评估对象、目的、方法进行描述,期望促进需求评估理论体系向更加科学、严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