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人机蜂群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军事领域,无人机蜂群可以实现侦察、打击、电子战、支援和作战协同等多种功能。在上述场景中,无人机之间需要不断地进行数据传输。为了保证无人机之间通信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身份验证作为通信的第一道防线,在保障无人机蜂群的安全方面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身份验证方案都有严重的中心化问题,如果中央机构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无法使用。
作为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区块链融合了多种技术。它采用块链式数据结构,确保数据的存储,方便数据的验证;借助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实现数据的生成和更新;通过密码学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和访问控制的安全性;并且,利用智能合约,实现对数据的编程和操作。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
[1]、不可篡改性
[2]、安全性和可溯源
[3] 等特性,为无人机蜂群的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
共识算法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分散网络节点间的一致性和信息的有效性。这一机制允许节点通过协商达成共识,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为整个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4]。目前,区块链中主流的共识机制有工作量证明机制 (Proof of Work,PoW)
[5]、授权股份证明机制 (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
[6-7]、实用拜占庭容错机制 (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t,PBFT)等
[8⇓-10]。PBFT共识机制能够使系统在有多达1/3的节点存在错误时,仍保持正常运行。然而,PBFT的通信复杂度较高,系统中节点数量的增加将导致通信量急剧增加,影响系统效率。因此,PBFT更适用于小规模网络,在大型集群或计算能力有限的无人机分布式网络中,其适用性可能受限。
GUO
[11]和钟彬
[12]等人研究了物联网边缘计算的区块链分布式云架构,将计算资源边缘化,降低了物联网数据流量,提高了处理效率。QASHLAN
[13]、ROŽMAN
[14]和ANDOLA
[15]等人都着重将区块链部署在算力更高的服务器中,但是并未对区块链的轻量级提出解决方案。而SALIMITARI
[16]、YU
[17]和刘炜
[18]对PBFT算法进行分级设计,通过对节点进行分簇,将共识任务进行分解,以减少共识所需的通信量,但没有对算法本身进行轻量化处理。
综上,虽然现有方案开始利用区块链来解决分布式网络身份认证的问题,但是大多应用场景在物联网中,并且仍存在区块链中PBFT共识算法在主节点选取过于随意,网络通信复杂高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并不能适用于高动态、算力不足的无人机蜂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