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队控制是当前水下无人集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是提升水下无人集群现代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1]。AUV集群只有通过特定的编队控制方法,才能构建稳定的编队队形,进而完成组队行进、路径规划、覆盖勘测、协同作业等各类复杂任务。复杂多变的海洋弱通信环境使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结构设计及核心算法开发面临很大挑战,考虑到硬件平台的高成本和物理测试的高风险,水下航行器仿真技术已逐渐成为算法验证的可行解决方案。在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模拟海洋环境,包括海洋环境对物理模型的干扰以及物理模型自身的传感与通信干扰过程等,进而验证编队控制算法在水下作业的可行性及可拓展性。
在AUV集群编队控制算法研究领域,常用的编队控制方法主要有领导-跟随者法、虚拟结构法和行为法。路径规划与编队控制方面,ZHANG L, HAN Y
[2]提出了一种改进RRT*算法,通过偏置函数和Dubins曲线优化路径规划,以实现AUV集群的有效编队控制。 LAI Y H,等
[3]基于图论和领导者-跟随者方法设计了多四旋翼无人机的三角形编队控制方案,利用距离反馈实现稳定飞行结构。 DING W等
[4]采用虚拟结构与人工势场法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AUV集群在三维环境中保持编队同时避开障碍物的问题。HACENE N, MENDIL B
[5]设计了一种基于行为的控制器,包含目标追踪、障碍物规避等四种行为模式,适用于未知且高度动态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和编队控制。KANG X D等
[6]利用模糊逻辑协调多个反应行为,提出了一个新行为融合方法,使Multi-AUV系统能够在复杂海洋环境中实时避障并保持编队。控制策略与干扰处理方面,DING W等
[7]结合非线性干扰观测器与滑模控制技术,开发了一种用于欠驱动AUV在强干扰环境下进行三维轨迹跟踪的控制策略。 ZHAO Z等
[8]开发了一个分布式短期预测控制模型,支持AUV集群在未知动态环境中执行协同任务时的信息共享及连续避障。网络优化与计算卸载方面, KUMAR K S等
[9]使用K-means聚类结合海洋捕食者优化算法,并通过AUV辅助路由优化实现了水下声学传感器网络中高效节能的数据传输。 CHEN H等
[10]采用斯塔克尔伯格博弈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由AUV辅助的计算卸载框架,旨在满足IoUT需求的同时确保最优策略达成。
仿真平台与测试解决方案方面,XIAO K等
[11]介绍的XTDrone平台集成了ROS、Gazebo和PX4,提供了一个可定制的多旋翼无人机仿真环境,支持多种算法测试。DAI X等
[12]介绍的RFlySim平台使用自动代码生成和FPGA硬件在环仿真方法,为无人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了一个高可信度的室内自动测试解决方案。CHEN S等
[13]介绍的E2ES平台整合了所有定位、建图和路径规划套件,为UAV的v-SLAM和导航应用提供了端到端的仿真解决方案。 LIU K等
[14]开发了一个集成视觉系统,利用改进的卡尔曼滤波和深度神经网络,实现了无人机对地面车辆的跟随及复杂环境下的对象检测和跟踪。NIE Y等
[15]通过Unity3D引擎构建了一个虚拟海洋实验平台,模拟不同条件下海洋航行器的工作状态,降低了实际海上试验的成本和风险。数据处理与点云配准方面, YUAN M等
[16]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图匹配的粗细结合配准方法,用于点云数据处理中的对齐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可知,目前具备完整的物理模型模拟(控制器、态势感知)和环境模拟(逼真海洋环境、传感器信息处理)的仿真平台还未实现。
本文提出的AUV集群编队控制方法基于多维海洋扰动模型,在模拟实际海洋环境对AUV集群行为影响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创新性,通过测试不同AUV编队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确保能够满足集群组队行进的任务需求。该方法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综合考虑了洋流、波浪、惯导和波束约束等因素,构建了一个多维扰动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海洋环境的复杂性;(2)在此基础上,验证了编队控制方法在弱通信条件下的有效性,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克服通信延迟带来的挑战;(3)提出了适应性强、稳定性高的控制策略,包括差分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等,并结合了通信和能源管理策略,以确保AUV集群在复杂环境下的高效运行。这些创新为AUV在深海等极端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