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韧性”是未来高动态强对抗战场态势环境下完成使命的主要保证。现代战争场景复杂多变,战术行动形式多样,但共同的特点是反应敏捷,决策灵活。当作战体系中作战单元被摧毁或作战单元间通信链路中断时,需要快速对任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构,提升极端情况下的任务保障能力,实现弹性可伸缩的保障服务。完备的集中式指挥作战体系由多个异构的作战节点和指挥中心构成,因此,作战体系的重构问题可转化为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满足快速性条件下的任务分配问题。
作战体系重构的核心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合理的任务迁移和分配,合同网协议作为一种研究多智能体间任务分配的算法,其收敛性和求解质量已被广泛认同
[1]。张海俊
[2]等根据参考阈值响应模型引入信任度参数,提出了动态合同网协议,在招标过程阶段直接向信任度高的智能体进行投标,减轻了系统通信压力,提升了其处理大规模任务集的综合性能。在此基础上,李明
[3]等提出了再招标的策略,使信任度高但重载的智能体能将标书再次分发,避免因拒标而导致信任度降低的情况,使其下次投标不受影响。姜继娇
[4]等通过限制智能体接收标书的数目、提出任务优先度优化任务分配模型,缩短协商过程的通信次数。杨影
[5]等以无人战斗机为研究对象,将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与合同网协议结合,构造损失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了合作任务分配模型,通过求解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得到任务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全局优化。
上述研究重点多集中于改善算法中的决策过程,未考虑决策依据的真实性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即忽略了协作过程中智能体之间存在的欺骗行为。多智能体协作过程中,自身利益必然是一个理性智能体的重要目标
[6]。全局利益和自身利益冲突时,智能体可能做出欺骗举动来最大化自身利益。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以经典合同网协议为研究基础,提出一种迭代寻优策略,强迫智能体的投标信息在迭代过程中逼近真实数据,所有智能体连续两次投标信息完全一致后算法收敛,得到欺骗行为下的最优任务分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