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外激光武器研究现状
2 舰载激光武器的构成及作战目标分析
2.1 舰载激光武器的主要构成
2.2 舰载激光武器的毁伤机理
2.2.1 反舰导弹材料组成
2.2.2 反舰导弹飞行规律和制导模式
3 舰载激光武器系统各项指标分析
3.1 激光武器系统初始参数
3.2 激光在大气中的传播特性分析
3.2.1 大气吸收和散射效应
表1 不同波长激光的各项大气传输系数 |
激光波长λ/ μm | 吸收系数α/(km-1) | 散射系数β/(km-1) (d≈10km) | |
---|---|---|---|
冬季 | 夏季 | ||
=10.6 | 0.1 | 0.39 | 0.05 |
λCO=5.0 | 0.20 | 0.20 | 0.07 |
λDF=3.8 | 0.01 | 0.03 | 0.09 |
λHF=2.7 | 0.08 | 0.35 | 0.11 |
λYAG=1.06 | 0.01 | 0.03 | 0.38 |
3.2.2 大气湍流效应
3.2.3 大气热晕效应
3.3 激光武器跟踪精度分析
4 舰载激光武器拦截反舰导弹技术分析
4.1 作战场景分析
表2 对导弹的作战方式及破坏阈值 |
作战 方式 | 导弹 类型 | 杀伤方式 | 破坏阈值/ (W/cm2) | 作用 时间/s |
---|---|---|---|---|
软杀伤 | 雷达 制导 | 燃烧并击穿头罩 | 50~100 | ~1 |
电视 制导 | 熔穿或击裂头罩 | 100~300 | ~3 | |
破坏传感器 | 10-4~10-2 (光学增益106) | ~1 | ||
红外 制导 | 熔穿或击裂头罩 | 50~300 | ~2 | |
破坏传感器 | 10-4~10-2 (光学增益106) | ~1 | ||
激光 制导 | 熔穿或击裂头罩 | 100~300 | ~3 | |
破坏传感器 | 10-4~10-2 (光学增益106) | ~1 | ||
硬杀伤 | 铝壳体 | 燃料舱 | 500~1000 | ~3 |
战斗部 | 3000~10000 | ~5 | ||
钢壳体 | 燃料舱 | 500~1000 | ~2 | |
战斗部 | 1000~5000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