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自主控制等技术的发展,无人自主艇自主航行,自主任务执行成为可能,为无人艇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打开了广阔的前景,当前主要被应用于海洋环境勘测、情报搜集、目标跟踪等。无人艇以其无人化、自主化、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优势,作为武器平台执行目标打击任务越来越受到世界各科技强国的重视,以色列、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验证和原型艇试验,其中以色列的“海上骑士”无人艇成为世界首款装备导弹并完成发射试验的无人艇。
无人作战艇在设计时,需要具备高速性,在执行打击任务时,能够快速占领有利于目标打击的武器发射阵位;高机动性,在遇到危险或非法逼近时,能够以其高机动性摆脱非法劫艇;大甲板面,能够尽可能多地布置武器数量和种类。双体槽道型艇采用槽道滑行艇艇型,艇底部有一槽道,当艇处于低速或静浮航行时,双体之间的槽道和两侧片体完全浸于水中,较大的型宽和两侧片体有利于艇的平衡,在高速航行时,两侧片体的楔形横剖面大大降低了波浪中的砰击力,从而获得高速平稳的行驶性能,海上行驶时,该型艇具有抗风浪能力强、波浪中失速小、耐波性能好、波浪中碰击载荷小、乘坐平稳舒适、抗沉抗翻性好、航行速度快、海上突防能力强、续航距离远、载重量大、甲板有效装载面积大、甲板淹湿量少等显著优点,从而在无人作战艇艇型选择上选用了双体槽道型艇,以保证无人艇的高速性、高机动性和大甲板面。喷水推进装置是一种新型特种动力装置,通过船底管道吸进水流,推进泵喷出水流形成的反作用力驱动船舶向前运动,因此具有操纵灵活、机动性强、噪声和振动小、吃水浅、浅水效应小等优点
[1],在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均广泛采用喷水推进技术,本文涉及的无人艇采用了2台喷水推进器。
无人艇运动控制是无人作战艇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是无人艇自主多任务执行,发挥其固有优势的必备前提条件。在传统船舶运动控制中,任务系统进行航路规划,向航行控制系统发送期望航向角,航行控制系统控制船舶转向期望的航向角,因此无人艇运动控制中航向控制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为将操舵手从船舶驾驶中解放出来,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共历经了四代船舶自动操舵控制装置的发展,第一代机械自动舵
[1],采用比例控制技术,首次实现船舶航向自动控制,但航向保持精度较低;第二代自动舵
[3-4]应用PID控制方法,控制精度明显提高,但对环境应变能力差,操舵频繁、幅度大,能耗显著;第三代自适应舵
[5-6]应用最优控制、稳定性理论以及自适应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但设备成本高、参数调整难度大,受船舶所处环境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系统的稳定性难以保证;第四代智能舵
[7⇓⇓⇓-11]采用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人工免疫等智能控制方法,自适应性、鲁棒性、稳定性均有显著改善,但控制器复杂、参数调整较难,需要样本数据积累。针对本文涉及无人艇,双体槽道型双泵喷水推进,吨位小,受海洋环境干扰大,无人自主航行,自动舵设备安装空间有限,本文通过研究无人艇航向控制算法并应用于无人艇航控系统,实现无人艇的航向和姿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