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武器装备作战性能的不断提高,与其相关的试验范围不断扩大,对试验安全保障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伴随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海区的船舶运输、渔业生产等海上活动也日益繁忙,军地双方对海区使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目前,民船上强制配备了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向岸基及周边船舶发送自身的静态、动态和航次数据
[1],可实时监测和记录9万平方千米海域内装备AIS船舶的数据。靶场设置了AIS信息接收站,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内海上情报数据,但是仅限于实时海情保障,没有二次利用和分析挖掘。基于海上轨迹数据的船舶异常行为识别研究的传统方法是建立统计模型
[2-3],文献[
4]分析了针对海量轨迹数据的处理方法,并利用地理网格技术划分港口水域,通过对每个单元进行统计分析来揭示船舶航行规律,从时空多维角度分析船舶属性信息,其定义的关联规则较为简单,并未通过实测数据进行相关验证。文献[
5]中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船舶航迹进行了曲线拟合,通过计算监控船舶轨迹点与典型轨迹间距离是否大于典型轨迹95%置信区间范围来识别轨迹异常船舶,对进出港船舶轨迹考虑较为理想,然而,拟合曲线针对变航向航迹、机动性较强的航迹拟合效果较差。文献[
6]采用基于DBScan聚类算法构建船舶轨迹模型,并在相似度度量时融入了位置信息与航向信息两个轨迹结构特征,最终能够有效地计算船舶会遇密集区,得到密集海上交通流的特征区域。随着时间的增大,AIS数据量呈现线性增长,因此,该方法的聚类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当前针对海上船只交通行为异常检测多注重仿真,主要应用于码头、港口船只的交通协调。本文基于靶场海域的情报保障和指挥需求提出了基于AIS的民船行为预测与区域告警方法,将船舶位置、航向等信息,进行船舶聚集和航迹分析,依据试验区域范围,统计和过滤对划定禁区具有威胁的船只活动,实现对船舶异常行为的识别,构建船舶行为的识别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