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刊     军事装备类重点期刊
建模与仿真

“马赛克”战运行机制及制胜机理研究

  • 孙盛智 ,
  • 刘玉 ,
  • 盛碧琦 ,
  • 郑卫娟
展开
  • 武警海警学院, 浙江 宁波 315801
† 盛碧琦(1985—),女,博士,副教授。

孙盛智(1985—),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军事智能研究。

刘玉(1989—),男,硕士,讲师。

Office editor: 张培培

收稿日期: 2022-10-09

  修回日期: 2022-11-08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4-17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winning mechanism of mosaic warfare

  • SUN Sheng-zhi ,
  • LIU Yu ,
  • SHENG Bi-qi ,
  • ZHENG Wei-juan
Expand
  • China Coast Guard Academy, Ningbo 315801, China

Received date: 2022-10-09

  Revised date: 2022-11-08

  Online published: 2023-04-17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马赛克”战理论逐渐走向实践运用,分析了主体多元性、形式融合性、行动迷惑性和风险可控性的“马赛克”基本特性,研究了复杂系统分布式分解、分解要素网络化集成、集成系统智能化聚合和聚合体系高弹性自愈的“马赛克”战运行机制,提出了分布式体系制胜、网络化体系制胜、智能化体系制胜和高弹性体系制胜的“马赛克”战制胜机理。为深入研究“马赛克”战制胜机理,赢得未来战争主动权奠定重要基础。

本文引用格式

孙盛智 , 刘玉 , 盛碧琦 , 郑卫娟 . “马赛克”战运行机制及制胜机理研究[J].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3 , 45(2) : 150 -154 . DOI: 10.3969/j.issn.1673-3819.2023.02.02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osaics theory has been put forward and applied in practice gradu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osaics, such as the plurality of subjects, the fusion of forms, the bewilderment of actions and the controllability of risks, it also research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Mosaics about the distributed decomposition of complex systems, networked integration of decomposition elements, intelligent aggregation of integrated systems and highly elastic self-healing of polymeric syst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osaic winning mechanism of distributed system winning, network system winning, intelligent system winning and high elastic system winning. This paper lay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winning the mosaic war and winning the initiative in the future war.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现代战争面临越来越多的约束和挑战,为满足现代战场需求,DARPA下属的战略技术办公室提出一种新的作战概念,即“马赛克”战,这是一种动态、协调和高度自治的可组合系统。“马赛克”战中的各类系统与简单灵活的积木类似,相关人员在建设“马赛克”系统时,就像艺术家创建马赛克艺术品,将许多低成本、低复杂度的系统以多种方式连接起来[1-2]。随着武器装备毁伤强度的增大,“马赛克”系统的部分组合可能随时被敌方摧毁,但该系统仍然能够快速作出响应,创造出适应于任何场景和响应需求的理想期望。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于2019年9月撰写研究报告《马赛克战:恢复美国的军事竞争力》,在该报告中,美国开始提出“马赛克”战的概念。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马赛克”战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这为美国赢得未来战略主动权提供重要理论支撑[3]

1 “马赛克”战基本特性

战争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都会以不同方式映射在战争中。“马赛克”战理论和实践突破了传统的战争形式,强调综合使用陆地、海洋、空中、太空、电磁等多空间领域,注重全频谱综合运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呈现传统战与非传统战聚合发力的显著特性,这是“马赛克”战与传统作战的重要区别[4]

1.1 主体多元性

行为主体在传统作战中具有鲜明特征,而“马赛克”战发生在作战全过程的所有环节,其主体力量逐渐趋向于多元化,降低了单一力量的影响。“马赛克”战参与主体力量具有多维性特征。传统作战力量主要集中于军事领域,从事情报侦察、火力打击等作战行动,而“马赛克”战主体力量类型更加多元,除综合使用陆地、海洋、空中、太空、电磁等多领域作战力量外,还广泛运用非军事力量。“马赛克”战参与主体力量具有多层性特征。传统作战行动中,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越高,往往越有利于作战行动的实施,而“马赛克”战分解了现代化武器的战场功能,满足既可以打高技术战,又可以打低端非正规战的战场需求,因此,其武器装备通常是高低混搭,尖端与简单并存,更加强调满足作战需求适合度,有利于降低作战成本。与传统作战行动相比,主体力量多元化并运用适当是赢得“马赛克”战的基础,“马赛克”战更强调多主体力量的协调配合,主体力量结构合理与否,能否迅速有效集中力量打出战场组合拳,是实现作战效能最优化的关键,否则即便拥有多主体力量,可能依然不能制胜“马赛克”战[5]

1.2 形式融合性

“马赛克”战实践表明,它是多个战场、多种手段、多种作战样式混合的作战行动,其形式融合性主要体现在作战场域、作战样式和作战效能的融合。1)作战场域的融合性:“马赛克”战扩展了作战空间,将传统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拓展到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导致“马赛克”战结局直接取决于所有作战域组成的融合域。2)作战样式的融合性:多种作战样式并用是“马赛克”战的显著特点,相比传统作战行动,“马赛克”战综合运用火力战、网络战、电子战等手段,完成从导弹攻击、电子压制到效果评估,从毁灭性攻击到作战效能评估交替混合。3)作战效能的融合性:“马赛克”战的火力战、电子战等多种作战样式混合并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实现作战效能的叠加融合,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本质变化,支撑“马赛克”战投入少,见效快,用低烈度打击就可以实现作战目的。在近几年的叙利亚战场上,呈现出激烈的高技术战、特种战以及大规模网络战、心理战、舆论战等融合叠加的复杂场景,传统作战形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马赛克”战实现了多种战场、手段和效能的高效融合,是适应未来战场实际需求的重要保证。

1.3 行动迷惑性

与传统战争相比,“马赛克”战的手法更加隐蔽,不易被察觉,其行动的准备、实施和主体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信息和决策将成为“马赛克”战行动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实现“马赛克”战,有望形成在作战行动上的优势。1)行动准备具有迷惑性:“马赛克”战强调出其不意,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主动暴露,在作战行动实施前会按照战场需求进行模块化快速组合,提升作战体系的高适应性,降低“马赛克”战行动时间敏感度。2)行动实施具有迷惑性:“马赛克”战强调火力战、电子战、认知战等高度融合,往往通过开展高强度的全域对抗,潜移默化地软化敌方对抗意志,降低了“马赛克”战对抗行动敏感度。3)行动主体具有迷惑性:“马赛克”战强调行动的隐蔽性,打乱了敌方的作战部署,使敌难以有效应对战场态势的变化,降低了“马赛克”战主体力量的威胁敏感度。“马赛克”战分布式作战能够完成各个要素的整合和调整,实现作战行动的高适应性和强迷惑性,但模块化武器平台在较长时间内还是难以代替包括舰船、飞机等在内的传统多用途武器平台,目前的技术成熟度很难支撑“马赛克”战的实现。

1.4 风险可控性

高科技发展推动“马赛克”战向跨领域、多手段拓展,多元化作战主体在冲突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起不同的作用,使“马赛克”战成为应对未来战争的重要模式,尤其是作为非国家行为体的极端恐怖分子,很少按传统的作战规则出牌,使得“马赛克”战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1)“马赛克”战目标弹性化:从制造“可控作战”的角度出发,以遏制对手、削弱对手、征服对手为作战目的,作战目标不再是单一目标,而是由多种目标组成的混合目标群。2)“马赛克”战调控临机化:“马赛克”战进程可能更多是个基本脉络,而不像传统作战行动那样有明确的时间表,只是制定了在某些环境条件出现时才会启动某一进程,或者当某一条件消失时还可主动结束现有进程,回到原有进程。3)“马赛克”战成本可控化:“马赛克”战作为风险可控的控制战,本质上是一场有限战争,其目的是塑造有利态势,在动态变化进程中实现各阶段不同目标。目标弹性化、调控临机化和成本可控化都是建立在有利的战略态势上,间接性、长期性和非正面对抗性为“马赛克”战风险可控提供了可能,限制了战争的无限升级,使得战争不再是昂贵的奢侈品[6]

2 “马赛克”战运行机制

从提升作战能力的角度出发,增强作战体系的攻击力和柔韧力是关键问题,基于此,构建“分解-重组-聚合-自愈”的“马赛克”战运行机制。从根本上对传统复杂作战系统进行分解,然后对分解后的作战要素进行网络化集成,最后将重构后的作战系统进行智能化聚合,以有效应对现代非对称作战[7]

2.1 复杂系统分布式分解

传统作战体系是以高价值武器装备作为核心,以必要的低价值武器装备为辅助构建作战体系,运用强力突袭的方式,攻击敌方作战体系的核心节点。高价值武器虽然能够对敌方攻击势头造成致命性压制,但同样会遭受敌方的重点反制,一旦高价值武器装备被击毁,势必会挫伤攻击势头,实现高价值武器装备功能是“马赛克”战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将原有高价值复杂武器装备及系统分解为若干物理分离、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作战要素,通过信息互通保持功能一体,提高核心装备的战场生存率,保证体系作战能力持续生成。“马赛克”战能够实现战场复杂作战系统的分解,将战场杀伤链分布在大量、小型、廉价和多样的武器平台上,使其在陆海空不同作战域分散部署,分布式结构不仅能够带来武器平台的形态变化,同时导致作战样式的颠覆性改变。现有海上攻击集群中,通常以航空母舰作为核心节点,其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等功能模块都以航空母舰作为载体,作为关键节点,势必会引起敌方力量的集中饱和攻击。随着“马赛克”战日益成熟,首先将不同功能模块分散部署于不同作战平台上,实现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等功能模块搭载在不同舰艇平台上,其次将同一功能模块交替部署于不同作战平台上,实现指挥控制或火力打击模块在不同舰艇平台上交替指挥和攻击。

2.2 分解要素网络化集成

高价值武器系统具有研发周期长,费用高等特点,其装备升级换代周期长,速度慢。而“马赛克”战的出现,颠覆了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模式,利用简单、低廉的武器装备代替复杂、昂贵的武器系统,使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向小周期快速迭代的方向转变,使整个武器装备体系处于高度动态变化中。现代战场网络无处不在,“马赛克”战正是依托该网络将分布于陆海空天战场的低价值武器装备进行优化重组,并通过实时更新的战场信息集成为功能强大的作战体系。随着战争的日趋激烈,来自不同空间的直接对手也日趋增多,为有效应对不同规模的冲突威胁,“马赛克”战体系可根据实际战场态势,统筹调度各类作战资源,实时进行动态重组分配,以更多组合方式实现战场网络的动态重组,形成最优化的自适应杀伤网,提高部队的战场适应能力,以应对多样化的战争威胁。现代海战中,通过复杂系统分布式分解的运行机制,淡化了航空母舰作为海上编队核心载体的地位,实现侦察情报、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等作战功能部署于不同武器平台,通过分解要素网络化集成的运行机制,将分散部署的各作战功能利用网络化集成方式实现动态优化重组,构建攻防一体的柔性作战体系,从而激发出强大的攻击力和防护力,有效提升海上综合作战能力。

2.3 集成系统智能化聚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战场网络不再是单纯的“网络”,而是能够根据战场态势进行自适应重组,利用分解要素网络化集成的运行机制,形成高度凝聚的集成系统,其通过集成系统智能化聚合,实现了网络化集成作战系统的有机聚合,为构建高度智能化的作战体系提供重要保障。“马赛克”战体系就是依托高度智能化的战场网络实现自组织、自适应和自重构,将空中、海上、陆上等集成系统进行有机聚合,实现平稳运行并涌现出整体作战效能。现代战争的作战节奏不断加快,杀伤链反应时间不断缩短,传统作战模式已经难以应付现代战争,“马赛克”战的出现正好弥补这一缺陷,能够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集成系统进行智能化聚合,从耗费最低,效率最高,能力最强的角度出发,构建有效应对战场态势变化的智能化作战体系。随着作战任务和作战环境的变化,“马赛克”战体系可以对武器装备、力量部署和作战行动等进行自主化、智能化的海量调整,以秒胜为基准的实战速度构建作战体系,应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并利用智能认知技术进行辅助决策,使战场指挥控制更加顺畅高效。如无人作战集群根据实际战场情况,自主完成识别、决策、打击等智能化“认知”行为,不但能够使战争迷雾降低几个数量级,还可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作战行动,极大提升应对智能化战争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2.4 聚合体系高弹性自愈

传统作战是由陆海空天等要素构成的刚性作战体系,所有节点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撑的,任何一个作战节点被击毁,都会形成作战体系漏洞,尤其是某些重要节点被毁坏,会直接击溃整个作战体系。传统作战体系就是利用数量有限的高端能力应对低端威胁,其自愈能力很弱,当作战节点被击毁后,只有通过快速补位的方式,才能弥合作战体系漏洞,恢复体系作战能力,在补位缺失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作战能力的发挥。“马赛克”战改变了传统作战体系,任何作战节点被击毁,即使在补位缺失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弹性铰链的方式,快速智能弥合作战体系,最大限度降低对作战能力的影响。在作战过程中,所有作战平台能够通过战场网络构建高弹性作战体系,尤其是搭载跟踪监视、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等功能模块的无人作战平台,凭借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运用自杀式攻击方式,在防区内遂行进攻性作战任务,对传统防御体系形成非对称作战优势。虽然无人作战平台容易被敌方摧毁,但是该平台搭载的作战功能会快速被其他有人或无人平台所取代,完成战场功能的高效迭代,实现作战体系的高弹性自主愈合,保证作战能力的持续生成。“马赛克”战使用冗余网络,构建了一个能够高弹性自主愈合的杀伤网,减少了关键节点被击毁所带来的影响,降低了体系作战的脆弱性。

3 “马赛克”战制胜机理

“马赛克”战旨在利用高新技术,将低成本、低复杂度的系统以多种方式组合成一个类似“马赛克块”的作战体系。“马赛克”战通过动态组网,构建灵活机动、自主协同、按需集成、富有弹性的作战体系,形成复杂战场态势,让对手无法判断,陷入决策困境,最终实现对敌作战的绝对优势[8]

3.1 分布式体系制胜

“马赛克”战体系是以高度智能化的网络信息体系为核心,将物理上相对分离的智能化指挥、情报、通信、数据等节点链接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作战体系的分布式攻击和防御。“马赛克”战通过分布式网络信息体系,实现以作战任务需求为基础,以作战能力需求为发布与反馈准则,以若干系统能力的实时动态智能集成为关键,自主生成满足多样化战场任务需求的作战体系。分布式体系作战改变了过去“兵力集中实现火力集中”的制胜机理,逐渐转变为“兵力分散实现火力集中”的制胜机理,这种“化整为零,化聚为散”的制胜理念是赢得未来战争的高级阶段。“马赛克”战通过资源碎片化、功能模块化等方式,将通用平台上的情报感知、火力打击等作战功能分解为最小的实用单元,使得作战要素与平台功能深度耦合,达到“越是不拘泥于某种集中方式,集中就越难以阻止”的实战化效果,从而更好地诠释“马赛克”战集中力量的最好方式不是紧密集结而是适度分散。在“马赛克”战体系中,所有分散部署的作战节点都可以作为情报节点、指控节点、火力节点,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战场信息和战场态势能够在作战平台之间实现流畅传输,进而实现统一指挥、分散部署、火力集优的作战效果,分布式体系制胜符合未来“马赛克”战无人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3.2 网络化体系制胜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传统作战体系树状结构状态发生改变,“马赛克”战体系开始转变为网群式结构状态,由众多作战节点组成若干子群,多个子群互相链接构成网络化作战体系。在网络化体系结构中,各作战节点能够实现不间断动态重组,使敌很难判断力量实体的实时变化。网络化体系制胜机理从破击敌网络化作战体系的角度出发,把毁节断链作为重点,通过采取各种火力打击措施,对网络化体系关键点链进行摧毁,实现对敌网络化体系的硬毁伤,有效弥补摧毁指挥中心及主要方向难度大的缺点。从作战体系各节点和链路的作用上来看,指挥节点和打击节点是网络化体系的关键节点,而指挥链路和打击链路是网络化体系的主导链路,选择重点目标进行摧毁的核心原则,是以目标为中心形成攻击焦点,实现击要害,破网链,断联系的作战效果,切断敌方信息链和指挥链,限制敌作战体系的正常运行。在网络化体系运行过程中,要善于找准脆弱点和薄弱链,从根本上发现敌方作战体系运行的短板,比如,可以从作战体系运行规律中发现,也可以从战斗进程与各战斗时节衔接中发现,还可以从作战体系动态重组中发现,这样就能够合理确定网络化体系的脆弱点和薄弱链,从而采取出其不意的毁伤手段,达到出奇制胜的作战效果。

3.3 智能化体系制胜

随着“马赛克”战装备智能化、战场无人化等新特征的出现,迫切需要新的制胜机理进行指导,夺取战场“制智权”,是打赢“马赛克”战的关键。“马赛克”战是以秒胜为基准的作战行动,智能化网络信息体系的深度认知和快速决策起决定性作用,围绕“马赛克”战情报感知、指挥决策、火力打击等现实需求,发展智能化侦察监视、指挥控制、武器装备等作战系统,将突破人体生理条件限制,发挥持续时间长,作战效能高等优势。智能化体系制胜机理体现的是智能化系统从“辅助人类指挥控制”向“替代人类指挥控制”方向快速转变,导致“马赛克”战体系能够脱离人类的指挥,具备较强的自主指挥控制能力,可以独立自主地获取情报信息,进行态势研判,做出作战决策,进行战场部署。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建模仿真技术,能够对获取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精准分析研判,颠覆了传统的“以人类经验为中心”作战指挥模式,实现“马赛克”战向“以数据和模型为中心”的作战指挥模式进行转变,保证“马赛克”战的决策、筹划和部署更加科学高效。在战场对抗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马赛克”战利用智能化网络信息体系,充分夺取战场“制智权”的优势,先敌发现对方作战体系的薄弱环节,抓住时间窗口和优势窗口,给敌方作战体系毁灭性攻击,降低被敌摧毁概率。

3.4 高弹性体系制胜

“马赛克”战通过模块化设计有效提升作战体系的柔韧性,提高作战节点间的互操作性、可组合性和易互换性,能够部署大量低成本自主装备,提升作战系统的可消耗性。“马赛克”战以作战需求为牵引,实现作战装备的模块化重组,利用快速重组/替换的方式,完成现存体系的柔性重组或损失节点的补充替换,迅速恢复杀伤链,这既可以保证“马赛克”战体系的平稳运行,又可以实现“马赛克”战杀伤链的弹性[9]。高弹性体系制胜机理从“马赛克”战具有高弹性的特征出发,体现从“火力硬杀伤”向“火力软杀伤”的快速转变,按照战场功能实现装备模块深度耦合,武器装备的能力生成、动态重组与装备物理实体进行解耦,解除其固属关系,进行虚拟化,对外提供服务,最终将装备模块分解成小型的、对外提供服务的实用单元。例如,将通用平台上的情报感知、作战决策和火力打击类资源进行分解,形成若干功能分散部署的分布式模块,保证各功能模块具有可接替性和可消耗性[10]。同时,“马赛克”战体系能够基于网络进行灵活构建,面向不同类型的作战任务需求,依托自适应动态网络,将分布式部署的海量作战单元进行快速灵活自动组合,构建出最优数据传输链、火力打击链及作战协同链,拼接形成作战装备-作战链路-作战杀伤网的制胜链路[11]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马赛克”战的基本特性,研究了“马赛克”战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支撑“马赛克”战的四种制胜机理。但是并未研究“马赛克”战关键技术的成熟度,下一步,要紧前预测“马赛克”战关键技术的攻克时间,研究关键技术的发展路线图,科学规划“马赛克”战关键技术的应对措施,为有效破解“马赛克”战奠定重要基础。
[1]
潘琦, 马志强. 马赛克战研究发展综述[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1, 16(7): 728-736.

PAN Q, MA Z Q.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osaic warfare[J]. Journal of China Academy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21, 16(7): 728-736.

[2]
付翔, 申罕骥, 王建叶. 人工智能支撑马赛克战机理研究[J]. 航空兵器, 2021, 28(1): 11-19.

FU X, SHEN H J, WANG J Y. Mechanism research on mosaic warfare support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 Aero Weaponry, 2021, 28(1): 11-19.

[3]
李义. 让作战单元组合更高效[N]. 解放军报, 2021-01-16(011).

LI Y. Make the combination of combat units more efficient[N]. Liberation Army Daily, 2021-01-16(011).

[4]
刘鹏. 美军马赛克战的“阿喀琉斯之踵”[N]. 中国国防报, 2021-03-01(004).

LIU P. The achilles heel of the mosaic war[N]. China National Defense News, 2021-03-01(004).

[5]
左毅, 郑少秋, 袁翔, 等. 破解马赛克战之系统发展思考[J].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20, 11(6): 1-7.

ZUO Y, ZHENG S Q, YUAN X, et al. System development consideration for cracking mosaic warfare[J].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echnology, 2020, 11(6): 1-7.

[6]
邹立岩, 张明智. 马赛克战视角下的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研究[J]. 战术导弹技术, 2020(6): 67-74, 86.

ZOU L Y, ZHANG M Z. Research on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t UAV swarm operation under mosaic warfare viewpoint[J]. Tactical Missile Technology, 2020(6): 67-74, 86.

[7]
孙盛智, 常会振, 郑卫娟, 等. 空中协同作战模式及关键技术[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0, 41(7): 177-181.

SUN S Z, CHANG H Z, ZHENG W J, et al. Air coordination mode and key technology[J]. Journal of Ordnance Equipment Engineering, 2020, 41(7): 177-181.

[8]
孙盛智, 孟春宁, 侯妍. 无人机与巡航导弹自主协同作战模式及关键技术[J]. 航空兵器, 2019, 26(4): 10-15.

SUN S Z, MENG C N, HOU Y. Autonomous coordinated operation modes and key technologies between UAVs and cruise missiles[J]. Aero Weaponry, 2019, 26(4): 10-15.

[9]
孙盛智, 孙小婷, 郑卫娟, 等. 舰载无人直升机作战应用模式及关键技术[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2, 43(1): 68-72.

SUN S Z, SUN X T, ZHENG W J, et al. Operational application mode and key technology of shipborne unmanned helicopter[J]. Journal of Ordnance Equipment Engineering, 2022, 43(1): 68-72.

[10]
黄长强. 未来空战过程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J]. 航空兵器, 2019, 26(1): 11-19.

HUANG C Q.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y of future air combat process intelligentization[J]. Aero Weaponry, 2019, 26(1): 11-19.

[11]
易正俊. 多源信息智能融合算法[D]. 重庆: 重庆大学, 2002.

YI Z J. Study on intelligent fusion algorithms of multi-source information[D].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2002.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