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穿甲弹是舰炮武器系统打击舰船目标的主用弹种,该类弹药首先通过弹体动能击穿舰船的结构材料,使后级战斗部可以进入舱室内并在其内部起爆,通过爆炸冲击波和高速破片对舰船内部的结构、设备以及人员造成杀伤
[1]。
目前国内对半穿甲弹侵彻仿真与实验开展了一定研究。苗润等
[2]分析了22.5 kg 半穿甲战斗部对带有复合装甲舱室的毁伤效果;熊飞等
[3]数值模拟分析了着角与攻角对 3种不同头部形状半穿甲战斗部剩余动能与弹体偏转的影响;朱东俊等
[4]分析了穿甲弹对靶板结构的毁伤机理及弹体碰撞冲击作用下靶板结构的损伤模式和动响应特性;焦志刚等
[5]分析某型半穿甲战斗部在侵彻过程中的弹体强度和装药安定性,模拟半穿甲弹斜侵彻不同厚度的靶板过程,得到了壳体应力曲线和装药压力曲线;周平等
[6]进行了不同弹速、靶厚、攻角等条件下柱形弹侵彻低碳钢靶板的仿真,利用仿真数据,对THOR方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相应公式; 朱建方等
[7-8]仿真分析了倾角与攻角对半穿甲战斗部侵彻性能的影响;李忠星等
[9]对半穿甲子弹正侵彻中厚钢板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对子弹侵彻能力和壳体结构强度的计算分析,得出了子弹的适宜速度范围;段卓平等
[10]设计了半穿甲战斗部实验弹,对加筋靶和均质靶进行垂直侵彻实验,得到终点弹道参数与毁伤破坏模型;陈利等
[11]从经验公式、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角度探讨了半穿甲战斗部的侵彻深度计算方法。
本文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舰炮半穿甲弹对舰船靶板侵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美军127mm与76mm舰炮弹药为对象,仿真分析了两种弹的临界跳弹角度,探究了打击舰船目标情况下半穿甲弹侵彻甲板和侧舷靶板后的剩余速度,计算了半穿甲弹侵彻典型舰船靶板层数,总结了半穿甲弹对舰船靶板的侵彻极限能力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