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战体系评估及其需求
1.1 作战体系评估
1.2 指标体系结构研究现状及需求分析
2 基于ANP的改进型指标体系结构构建
2.1 作战系统的输入输出
2.2 指标体系结构构建过程
2.3 与其他指标体系结构的对比
3 评估应用案例
3.1 确定任务及目标
3.2 设计输入输出指标
表1 实验指标 |
指标序号 | 指标类别 | 指标名称 | 备注 |
---|---|---|---|
1 | 我情关键作战指标(输入) | 红军空基侦察强度 | 可采用出动侦察机架次、侦察覆盖面积、分辨率等综合判断;归一化变换后用1-10度量 |
2 | 我情关键作战指标(输入) | 红军联合火力打击强度 | 可采用导弹命中精度、火炮射数、飞机投弹量等综合衡量;归一化变换后用1-10度量 |
3 | 我情关键作战指标(输入) | 红军信息系统通联水平 | 可采用信息系统传输时间、效率、质量等综合衡量;归一化变换后用1-10度量 |
4 | 我情关键作战指标(输入) | 红军后方弹药保障能力 | 可采用弹药储备基数、实际供给效率等综合衡量;归一化变换后用1-10度量 |
5 | 我情关键作战指标(输入) | 红军前线坦克损失数量 | 计量单位:辆 |
6 | 直接结果类指标(输出) | 蓝军后方道路通行水平 | 可采用道路通载量、路面状况等综合衡量;归一化变换后用1-10度量 |
7 | 直接结果类指标(输出) | 蓝军坦克战场现存数量 | 计量单位:辆 |
8 | 直接结果类指标(输出) | 蓝军坦克损失数量 | 计量单位:辆 |
9 | 间接效果类指标(输出) | 蓝军坦克预计出动强度 | 归一化变换后用1-10度量 |
10 | 间接效果类指标(输出) | 蓝军坦克预备队投入概率 | 用百分比度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