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作战中,对手水面舰艇搭载的舰舰导弹可对我航母编队构成较大威胁,因此,航母编队兵力需要在安全距离上及时发现对手水面舰艇。而舰载预警机作为航母编队中重要的侦察预警兵力,可以充分发挥其“登高望远”和快速机动的优势,通过前出配置,扩大编队的预警纵深距离,及时获取对手水面舰艇的位置及运动要素等关键信息,为作战决策提供信息支撑。舰载预警机要达成作战目的,关键是合理配置预警阵位。舰载预警机的预警阵位是舰载预警机与航母、对手水面舰艇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可以用相对前出距离、巡逻边长等参数来描述。
预警机阵位配置和巡逻探测模型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部队作战训练的重难点问题之一,该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例如,文献[
1⇓-
3]基于航母编队防空作战效能问题,研究了预警机的阵位配置;刘浩
[4]提出了岸舰导弹突击敌海上目标时预警机的阵位配置方法;徐功康
[5-6]对影响预警机探测性能的典型巡逻航线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预警机巡逻航线选择的建议;李相如等
[7]给出了预警机常用巡逻空域与巡逻航线规划流程与方法。预警机对海面目标预警探测研究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如:时圣革等
[8]从技术层面上给出了提升现有预警机雷达对海面大型舰船目标航迹的连续性、稳定性及准确性的对策措施;裴云
[9]重点分析了预警机执行海面搜索预警、对海面目标攻击引导任务的系统能力。但以上研究均未涉及预警机对海面目标侦察预警阵位配置的作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