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增强就是采用某种技术手段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或将图像转换成更适合人眼观察和机器分析识别的形式,以便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目前,已经有许多针对图像增强的算法,其中,直方图均衡算法(Histogram Equalization, HE)由于在软件中计算简单并且易于在商用硬件上实现,已经成为图像增强处理的一种流行工具
[1]。它通过原始图像的累积分布函数来拉伸图像灰度级的动态范围,进而改变图像的对比度,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然而,直方图均衡具有一些缺陷,比如它会显著改变原始图像的亮度,使图像高频灰度级区域出现过增强的现象;对低频灰度级增强不明显,甚至出现灰度级合并的现象。
为了克服传统直方图均衡的缺陷,许多学者提出了改进的直方图均衡算法。一般来说这些算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算法是分割直方图均衡,主要包括保持图像亮度均值的双直方图均衡算法(BBHE)
[2]、双子图像直方图均衡算法(DSIHE)
[3]、最小均值亮度误差双直方图均衡算法(MMBEBHE)
[4]、迭代均值分割直方图均衡算法(RMSHE)
[5]、迭代子图像直方图均衡(RSIHE)
[6]、基于灰度均值保持的峰值剪切直方图均衡算法(BHEPL)
[7]以及基于亮度保持的加权平均多峰直方图均衡算法(WAMSHE)
[8]等,在低对比度的图像中,这类算法能较好地保持图像的亮度,但却不能突出图像的细节;第二类算法是动态分割直方图均衡,主要包括动态直方图均衡(DHE)
[9]、基于亮度保持的动态直方图均衡(BPDHE)
[10]以及象限动态直方图均衡化(QDHE)
[11],这类算法能够较好地突出图像的细节,但是不能控制图像增强的程度;第三类算法是基于人类视觉的直方图均衡算法,主要包括基于视觉对比度增强的直方图均衡算法(VCEAHE)
[12]以及基于灰度间隙调整的对比度增强直方图均衡算法(CEGAHE)
[13],这类算法能达到较好的图像增强效果,但是实现起来比较复杂,不利于算法的硬件实现。
以上改进的直方图均衡算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直方图均衡的缺陷,但是又会引进其他的问题,比如增强程度不易控制、图像细节表现不稳定。本文在以上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多子直方图均衡算法(Adaptive Multi Sub-Histogram Equalization, AMSHE),该算法的自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自适应地调整子直方图的灰度级动态范围,二是可以自适应地调整各灰度级的频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