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军地联动应急指挥典型案例分析
表1 国内三类九个典型应急指挥案例情况 |
案例名 | 指挥体系与指挥关系 | 应急救援指挥方式与处置过程 | 指挥体系各节点的指挥手段运用情况 |
---|---|---|---|
“5.12”汶川特大地震突发事件 | 中央军委、总部授权成都军区组成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中央军委指挥下,统一指挥调度在灾区的所有解放军部队、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 | 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相结合, 定点指挥与机动指挥相结合。 ☞救人阶段的应急指挥 ☞抗灾阶段的应急指挥 ☞重建阶段的应急指挥 | 重灾区汶川、北川等八个县城和其辖内109个乡镇与外界通信联系完全中断,灾区的基础设施基本被摧毁,电力供应、通信中断,但是通过军地联动应急指挥手段的运用,在灾情分析、救援组织与筹划、救援行动协调与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2008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突发事件 |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5月12日成立,运行至10月14日国务院成立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止,组织架构随事态发展不断演化。地震发生当日,立即成立了由救援组、预报监视组、医疗卫生组、生活安置组、生产恢复组、治安组和宣传组等构成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 | 实施集中指挥、靠前指挥、委托指挥、越级指挥相结合。 ☞分析形势,理解意图 ☞建立机构,展开救援 | 此次抢险救灾所采用的应急指挥手段主要是无人机遥感和通信保障,这两种应急手段的运用对于取得抗灾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甘肃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 舟曲抢险救灾工作构建了融应急指挥体系、党政系统、军队系统为一体的总体架构。从横向上看,是党、政、军的联合指挥,从纵向上看,是同一性质部门、不同层级单位之间的联动指挥。从党的领导角度,区分为中央、省、甘南州、舟曲县基层四级党政部门。 | 初期全面部署决策、堰塞湖处置决策、防止次生灾害决策。 ☞周密筹划部署抢险救灾行动 ☞任务部队快速反应,多路并进急赴灾区迅即救援 ☞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科学制定应急排险方案 ☞统筹安排救援力量 | 测绘部门紧急研制开发了舟曲灾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抢险救灾人员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交通部门紧急调运海事通信卫星设备,保障通信;空军出动专用航测飞机,对灾区150平方千米的地面情况进行了航拍;各种搜救犬、生命探测仪、大型救援设备、精密爆破装备等的广泛应用。 |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 温州市消防支队“现场消防救援指挥部”;温州市党、政、军、警“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温州军分区“紧急救援指挥所”;浙江省、温州市联合成立的“抢险救援指挥部”;上海铁路局“现场救援指挥机构”;浙江省、铁道部联合成立的“省部联合救援及善后工作指挥部”。 | 先期救援力量自主指挥,后期军地联合统一指挥。 ☞第一时间自发自救(应急响应阶段) ☞温州市军警民合力救援(应急响应进入扩大应急阶段) ☞铁路系统积极组织救援(扩大应急阶段) ☞省、部(铁道)、市联合展开救援(扩大应急阶段) | 纵向指挥上,主要依托各系统自有移动指挥平台进行指挥信息指令传达、救援行动反馈。横向指挥上,由于缺乏军地一体指挥通信手段,各救援指挥机构间指挥仍主要靠移动通信手段建立联系,互通救援情况、收发协同信息。现场信息获取手段。实时开通了3G图传设备。 |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 天津消防总队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国家多部委、解放军、武警、天津市相关部门组成“天津抢险救援总指挥部”。 整个处置力量体系分为两层。上层是以总指挥部为中心的指挥层及6个小组,负责制定处置方案,下达处置命令,统筹处置过程。下层为执行层,作为处置方案、命令的具体执行层。 | 统一编组、联合指挥;属地为主、靠前指挥;健全机制、加强协调。 ☞爆炸前灭火救援处置 ☞爆炸后现场救援处置 ☞医疗救治处置 | 1)充分利用机动指挥手段。国家、天津市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各小组之间采取应急指挥车、移动通信终端等,确保军地不同救援单位之间信息互通。2)广泛使用无人机获取信息。事故救援过程中,大量使用无人机执行现场侦察、事故监控、态势绘制等任务。3)接入相关信息辅助决策。接入气象、环卫等信息,为救援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
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 | 武警现场灭火指挥部,由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组成; 青岛市应急指挥部,由青岛市政府和中石化组织构成; 山东省和中石化等成立了“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燃事故应急指挥部”; | 爆炸后的应急指挥实现了统一、及时、高效、负责。而爆炸前,由企业组织的应急处置出现重大失误,导致了后一阶段爆炸发生。 | 整个过程,依托民用应急指挥通信装备,如无线通信、警用平台、无人机平台等,进行通信保障;在监测灾情过程中使用了有人与无人相结合的保障方式,确保情况上报。总体看,主要依托民用信息通信技术进行应急救援指挥与控制。 |
“9.18”新疆拜城煤矿暴恐案 | 由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牵头,公安厅领导参加现场处置指挥工作,厅、地、县三级公安机关和武警部队组建联合通信指挥室,建立公安、武警联动指挥机制,整合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 以部队力量为主体的应急指挥与控制。采取了总体集中指挥与临时情况分散指挥相结合的模式。 | 以公安、武警数个前方战斗小组组成战斗力量;军警无人机中继站、直升飞机中继站和高山无人基站的现场保障工作,无人机侦查图像传输至联合指挥部,及时进行情况研判,有数万名群众积极参与围捕。 |
乌鲁木齐“7.5”事件 | 以国安部门为主,军队、公安、武警所属情报部门共同参与,成立联合情报机构,对获取的情报信息实施集中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指挥员能及时获取信息,最大限度发挥情报信息效用。 | 以新疆军区指挥机关与驻地部队力量为主体的应急指挥与控制。采取了总体集中指挥与临时情况分散指挥相结合的混合指挥方式。 | 依托部队应急机动指挥通信网、无线电台电分组网、一体化指挥平台开展专业应急指挥与控制。 |
中缅边境炮弹爆炸事件 | 成立了军委联指、东南方向联指、边境任务部队指挥部的三级应急指挥体系,对边境争议事件进行处置。 | ☞1)云南省军区独立应对阶段 ☞2)依令组织部分陆空力量联合警巡应对阶段 ☞3)陆空联合实兵实弹演习应对阶段 ☞4)成都军区指导云南省军区组织常态化边防管控阶段 ☞5)军委国防动员部指导云南省军区组织陆空力量联合应对阶段。 | 依托战区与任务部队的一体化指挥平台、卫星通信、移动集群通信系统与无线电台网开展指控通信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