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刊     军事装备类重点期刊
Theory & Research

Fuzzy Evaluation of Material Delivery Support Ability Based on ANP

  • WANG Qing-hua ,
  • ZHOU Yi-xing
Expand
  • Army Logistics University of PLA, Chongqing 401311, China

Received date: 2018-04-27

  Revised date: 2018-05-09

  Online published: 2022-05-10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terial delivery support ability of strategic projection base and enrich strategic projection base’s construction theory system, the paper uses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proposed four aspects and 14 indicators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uild an evaluation model of material delivery support ability based on ANP method, and emplo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material delivery support ability. The model tries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material delivery support ability, which provides reliable basis for the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material delivery support ability.

Cite this article

WANG Qing-hua , ZHOU Yi-xing . Fuzzy Evaluation of Material Delivery Support Ability Based on ANP[J]. Command Control and Simulation, 2018 , 40(6) : 73 -76 . DOI: 10.3969/j.issn.1673-3819.2018.06.016

加快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是军队适应未来战场新型作战需求的必然选择,是有效履行新时代多样化军事使命的重要支撑[1]。战略投送基地建设是中国特色战略投送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投送基地是依托交通运输枢纽等基础设施,采用军民共建或军队自建的方式,运用先进的军事物流技术和保障手段,遂行部队和物资装备的快速转运投送等任务的新型保障力量[2]。当前,国内重点建设的战略投送基地已经建成运行,基本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保障能力,但是在很多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3]。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具有时间要求严,地域跨度大,投送环节多,作业任务重,协调难度高等特点。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能力是指以基地为依托,通过若干物资投送处理过程,综合运用军地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科技等资源,完成既定保障任务所体现出的综合素质。物资投送保障能力是战略投送基地保障能力的重要构成,如何科学评估和提高基地的物资投送保障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4]。本文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估模型,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能力进行评价。

1 ANP简介

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 T.L.Saaty 教授在层次分析法(AHP)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适合非独立递阶层次结构问题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内部存在反馈和依存关系的复杂系统[5-6]。ANP方法的典型结构如图 1 所示,主要由控制层和网络层两部分构成。控制层内含决策准则和问题目标。目标元素控制着相互独立存在的决策准则,所有决策准则的权重可以运用简单的层次分析法(AHP)求得。ANP控制层中最少应该存在一个问题目标,对于决策准则可以不要求。ANP网络层由控制层支配的全部元素集构成,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和反馈的网络化的层次结构。运用ANP 方法进行决策的步骤为:1)确定问题目标和决策准则,建立目标问题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各指标间是否存在影响关系;2)构造ANP 结构模型,将元素分类划归各组,依据指标间相互影响关系以建立网络层次结构,构建相应的判断比较矩阵,选用合适的标度值比较判断影响特定因素的各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3)根据ANP模型构造的判断矩阵,结合专家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和归一化处理,计算出各指标的最终权重。由于ANP方法建模及计算过程比较繁琐,一般采用超级决策软件进行模型构建与权重值的求解。
图1 ANP的典型结构

2 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能力评价的ANP模型2.1 基于ANP的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针对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的特点,采用专家访谈和相关文献研究的方法选取投送处理能力、技术支撑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物资管理能力作为一级指标,并结合具体情况下设14个二级指标[7-8],建立如表1所示的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构建的物资投送保障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ANP评价模型,相应的比较判断矩阵在软件内部自动生成;本文使用由 Rozann W.Satty 和 William Adams以 ANP 理论为基础开发的Super-Decisions(简称SD)软件对ANP模型进行分析建模和权重计算。借助SD软件构建的物资投送保障能力的 ANP 模型如图2所示。
表1 物资投送保障能力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A1投送处理能力 A11装卸搬运能力
A12安检联检能力
A13组板集装能力
A14地面转运能力
A2技术支撑能力 A21设备操作能力
A22信息处理能力
A23维修保养能力
A3指挥协调能力 A31组织指挥能力
A32军地协调能力
A33科学决策能力
A4物资管理能力 A41物资保管能力
A42物资存储能力
A43分拣包装能力
A44物资收发能力
图2 物资投送保障能力评价ANP模型

2.2 基于ANP的指标权重确定

依据SD软件生成的各比较判断矩阵,选取软件自定义的1~9整数作为标度值,采用专家评价法得出各比较结果,在SD软件中的判断矩阵比较界面输入专家评价的标度值,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部分比较判断操作过程和计算结果如图3~图5所示,各指标综合权重最终结果如表2所示。
图3 一级指标间的重要性比较
图4 A2中相关元素对A11的重要性比较
图5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表2 物资投送保障能力指标权重评估结果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A1 0.3717 A11
A12
A13
A14
0.1977
0.0448
0.4021
0.3554
A2 0.1534 A21
A22
A23
0.3800
0.5186
0.1014
A3 0.2414 A31
A32
A33
0.3584
0.2295
0.4121
A4 0.2335 A41
A42
A43
A44
0.2180
0.2180
0.2997
0.2643

3 基于ANP的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在模糊数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有效把定性评价转换为定量评价,较好地解决了目标对象评价模糊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在物资投送保障能力评估过程中较为适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ANP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弥补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增强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为:1)确定评价对象,构建评价集和因素集;2)进行问卷调查,确定评价指标的隶属度;3)进行初级评价和综合评价[9]

3.1 构建评价集和因素集

依据考核评价实际际情况和前文构建的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特征,选取“优秀”、“良好”、“中等”、“一般”、“较差”五个评价等级建立因素集N,对应得到评价集 D = { D5,D4,D3,D2,D1} ={ 优秀,良好,中等,一般,较差}。

3.2 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

评价等级依据“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和“较差”进行划分设计评价调查问卷。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对于各个二级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向相关领域专家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37份,有效回收率92.5%。利用SPSS软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如图6,7所示。克朗巴哈系数0.784(>0.6)符合可靠性统计要求, Kaiser-Meyer-Olkin检验系数0.624(>0.5),符合统计效度标准,表明问卷设计可靠有效。整理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得出各指标的评价结果,得到各个指标对应评价隶属度如表 3所示。
图6 可靠性统计结果
图7 效度统计结果
表3 模糊评价因素隶属度
Aii D5 D4 D3 D2 D1
A11
A12
A13
A14
0.0811
0.0270
0.0270
0.0811
0.3783
0.1351
0.1351
0.2162
0.4595
0.4324
0.3243
0.4595
0.0270
0.3514
0.4595
0.2162
0.0541
0.0541
0.0541
0.0270
A21
A22
A23
0.1892
0.0270
0.0541
0.3783
0.2703
0.4865
0.3514
0.3514
0.2432
0.0270
0.3243
0.1892
0.0541
0.0270
0.0270
A31
A32
A33
0.0541
0.1351
0.0270
0.1892
0.1081
0.1892
0.4054
0.3513
0.4054
0.3243
0.3514
0.3514
0.0270
0.0541
0.0270
A41
A42
A43
A44
0.1081
0.1081
0.0270
0.0270
0.4324
0.3513
0.1892
0.3243
0.2973
0.1892
0.4054
0.3244
0.1081
0.2973
0.3514
0.2973
0.0541
0.0541
0.0270
0.0270

3.3 初级评价

表3可得投送处理能力构成的隶属度矩阵为 R 1 :
R 1 = 0.0811 0.3783 0.4595 0.0270 0.0541 0.0270 0.1351 0.4324 0.3514 0.0541 0.0270 0.1351 0.3243 0.4595 0.0541 0.0811 0.2162 0.4595 0.2162 0.0270
表2可得投送处理能力构成的权重矩阵为 W 1:
W 1 = [ 0.1977   0.0448   0.4021   0.3554 ]
则得到投送处理能力的评价向量为 E 1:
E 1 = W 1 * R 1 = [ 0.0569   0.2120   0.4039   0.2827   0.0445 ]
同理可得技术支撑能力、指挥协调能力、物资管理能力的评价向量分别表示为 E 2 , E 3 , E 4:
E 2 = W 2 * R 2 = [ 0.0914   0.3333   0.3404   0.1976   0.0373 ]
E 3 = W 3 * R 3 = [ 0.0615   0.1706   0.3930   0.3417   0.0332 ]
E 4 = W 4 * R 4 = [ 0.0624   0.3133   0.3133   0.2723   0.0388 ]
则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能力构成的模糊评价矩阵R:
R = [ E 1   E 2   E 3   E 4 ] T = 0.0569 0.2120 0.4039 0.2827 0.0445 0.0914 0.3333 0.3404 0.1976 0.0373 0.0615 0.1706 0.3930 0.3417 0.0332 0.0624 0.3133 0.3133 0.2723 0.0388
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能力的评价权重矩阵W:
W = [ 0.3717   0.1534   0.2414   0.2335 ]
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能力的最终评价向量E:
E = W * R = [ 0.0646   0.2443   0.3704   0.2815   0.0393 ]

3.4 综合评价

根据评估标准,对评价集进行量化处理。采用百分制,对“优秀”、“良好”、“中等”、“一般”、“较差”依次量化为 90、80、70、60、50 分,则用矩阵D表示为:
D = [ 90   80   70   60   50 ]
在该评价量化标准下,得到该基地物资投送保障能力评价得分为S:
S = E * D T = 70.1347
分析ANP计算结果可知,在基地的物资投送保障能力建设中,科学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设备操作能力、军地协调能力和组板集装能力是需要重点建设的内容。从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来看,二级指标评价结果中的装卸搬运能力、设备操作能力、维修保养能力、物资保管能力、物资存储能力评价良好,一级指标评价结果中只有物资管理能力评价良好,其余指标均评价为中等水平。整体来看,指挥协调能力与其他指标评价结果相比较为偏低,这也较好地说明了该基地作为新型保障力量,正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指挥协调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在物资投送保障能力建设中要通过加强组织指挥演练强化人员指挥协调能力,利用先进信息网络技术保证军地协调联络畅通。

4 结束语

目前,关于战略投送基地物资保障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本研究综合运用ANP方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了物资投送保障能力评价模型,结合现实进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有效,为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能力的科学评价提供了较好的思路。但战略投送基地物资保障能力评价指标设计比较宏观,需要依靠专家丰富的知识经验,在实际评价应用时主观性较强。因此,为增强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增加定量指标并改进战略投送基地物资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下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
[1]
管井标, 周赤非, 许瑞明, 等. 战略投送能力评估方法研究[J].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1, 25(2):76-80.

[2]
张炜钟, 彭富兵. 战略投送基地保障能力仿真评估[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 19(12):2-5.

[3]
黄定政, 丁志成, 张瞩熹, 等. 战略投送基地物资快速收发转运能力的提升[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 18(10):54-58.

[4]
彭富兵, 张炜钟, 李振克, 等. 战略投送基地效能评估基本问题分析[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 19(3):1-4.

[5]
白桦, 穆歌. 基于ANP的新型装甲装备保障能力综合评估方法研究[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6(8):66-72.

[6]
杨昱, 杨海强, 程彦杰, 等. 基于ANP的作战筹划能力模糊评价方法[J].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6, 38(4):69-72.

[7]
秦超, 王敏, 陈明, 等.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战略投送基地物资预储不确定需求影响度评估[J]. 物流技术, 2015, 34(18):167-170.

[8]
潘宏达, 石红霞, 钱昂, 等. 战略投送基地物资投送保障能力构成与生成机理[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 19(5):48-52.

[9]
罗九林, 郭镇, 李爱民, 等. 改进性维修效果模糊综合评价[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6, 37(7):69-73.

Outl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