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雷达的有源支援干扰是指在被掩护的目标之外,对敌雷达实施的有源干扰
[1]。为了对目标雷达实施持续有效的干扰,保证被掩护目标的成功突防,可以安排多部干扰机,设置一定的分布规则,达到协同干扰的目的
[2]。对雷达干扰的效能可以通过干扰条件下雷达的暴露区来体现,文献[
3]给出了多部干扰机对雷达网干扰的暴露区模型;文献[
4]对干扰无人机布阵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分布式干扰系统干扰效果的因素;文献[
5]分析了干扰无人机编队对组网雷达的干扰效果,讨论了不同编队对组网雷达暴露区的影响;文献[
6]建立了干扰无人机对组网雷达的干扰对抗模型,给出了无人机编队干扰下雷达暴露区的变化和特点;文献[
7]对分布式干扰中,干扰机直线布阵与扇形布阵的优劣进行了分析对比。
总结当前已有文献,发现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在分布式干扰下的暴露区分析中,没有考虑干扰机之间的角度对暴露区面积的影响;二是现有文献仅对分布式干扰下的暴露区变化趋势进行定性说明,少有对暴露区面积的变化程度进行定量计算;三是在分布式干扰中,没有对干扰机之间的夹角变化造成雷达暴露区在阵地前沿形成“突起”的现象进行分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掩护目标突防为作战背景,研究三部干扰机对同一雷达实施干扰时,干扰机之间的夹角变化对暴露区面积的影响并进行定量计算,相关结论对多部干扰机干扰同一目标同样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