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刊     军事装备类重点期刊
Theory & Research

Research o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Overseas Anti-terrorism Command System Supported by Space-based Information

  • LI Yang 1, 2 ,
  • LUO Xiao-ming 1 ,
  • CUI Shuai-hao 1
Expand
  • 1. Spa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1416
  • 2. Special Police Academy of China, Beijing 102211, China

Received date: 2018-12-18

  Revised date: 2019-01-08

  Online published: 2022-05-19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 of efficient integration of space information support and overseas anti-terrorism operational command system, the overseas anti-terrorism operation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large-scale anti-terrorism warfare, swift strike and rescue, and normalized continuous defense respectively, and its command system is described by “V-5” views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articipating forces, command institutions, command relations, structural styles and information flow views, the main contents and structure of the overseas anti-terrorism operational command system supported by space information are described, and its architecture is constructed. It laid a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nd smoothing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overseas anti-terrorism operations command system, simulating, evalu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overseas anti-terrorism operations command system.

Cite this article

LI Yang , LUO Xiao-ming , CUI Shuai-hao . Research o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Overseas Anti-terrorism Command System Supported by Space-based Information[J]. Command Control and Simulation, 2019 , 41(4) : 1 -7 . DOI: 10.3969/j.issn.1673-3819.2019.04.001

习主席明确提出反恐行动要重点打好“五战”,即“城市反恐战、山地反恐战、境外反恐作战、特种狙击战及边境封控战”[1]。作为“五战”之一的境外反恐作战,具有结果影响大、打击精度高、作战时间短、远离本土作战、通信和后装保障困难等特点,其指挥系统建设与运用迫切需要太空信息支援力量的融入。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太空信息支援力量,促进太空信息支援与境外反恐作战指挥行动的高效融合,提高反恐作战效能和指挥效能,是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建设与运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

境外反恐作战是指武装力量依法派出国境执行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的特殊军事行动,是赴国家国界以外地区进行反恐作战的行动[2]
2016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71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派员出境执行反恐怖主义任务,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3]。这为军队参与境外反恐作战提供了法律保障。

1.1 境外反恐作战的分类

境外反恐作战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按照作战时间和作战规模,可将境外反恐作战分为3类:一是大规模反恐战争,是指针对恐怖国家或者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力量或恐怖组织势力发动的大型战争行动;二是迅捷打击与营救,包括对重点区域的清剿和对重要人员的定点清除行动,以及对被劫持的人质、车船、飞机以及其他设施的营救救援行动;三是常态化持续性防卫,是指以临时派出和长期驻守方式,对境外重要人员、机构、设施等特定目标进行警戒和保卫,防范、反击可能遭遇的恐怖袭击事件,以保护境外目标和重大活动安全,行动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持续进行。

1.2 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指挥系统是由指挥员、指挥机关和指挥手段等要素,按一定的组织形式构成的具有组织指挥功能的有机整体。指挥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为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具体包括指挥体制,指挥手段(主要指指挥信息系统)以及指挥流程等内容。
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专指用于境外反恐作战的指挥系统。主要可分为横向和纵向2个方面。其中:纵向指由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任务部队指挥所构成的3级指挥结构,特殊情况可以缩减层次,构成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任务部队指挥所构成的2级结构,或者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授权,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任务部队指挥所构成的2.5级结构;横向指对其他参与境外反恐作战单位的指挥,如其他各军兵种、武警部队以及国家反恐办、国家安全局、公安部队、驻外使领馆等军地单位的指控、支援和协同等。

1.3 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

境外反恐作战的特点以及参战力量的复杂性决定太空信息支援在其指挥系统中的地位作用非常显著,当前我军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中仅部分应用太空信息支援,远未达到高效融入的程度。未来高效融入太空信息支援,与当前部分应用太空信息支援的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区别主要有:1)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可以越级直接指控作战部队,远程对任务部队指挥所下达指控命令,缩短指挥层级;2)方向(战区)指挥机构、任务部队指挥所和作战部队可以直接联系其他军兵种力量对任务进行支援,缩短指挥系统响应时间;3)方向(战区)指挥机构、任务部队指挥所和作战部队可以按需从情报库中提取所需情况,还可提出需求,得到反馈,减少信息反馈层级和时间;4)任务部队即时将行动情报上报,使得指挥机构实时掌握战场情况,判断形势,下达高效指控命令,改变传统指挥模式。本文将立足当前,运用V-5视图法构建未来高效融入太空信息支援的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

2 V-5视图法

2.1 V-5视图法简介

V-5视图法是指使用一定的数学语言,对作战指挥系统进行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内容为:用符号T(X,Y,Z),表示所要设计的作战指挥系统,其中X表示组成单元,Y表示组成单元间的关系,Z表示结构样式;将所要设计的作战指挥系统T的目标集记为O={O1,O2,…,On};约束集记为R={R1,R2,…,Rn},从不同侧面描述作战指挥系统T结构的视图所组成的集合称为V-5视图集V={V1,V2,…,V5}。该视图集主要包括:参战力量视图V1、指挥机构视图V2、指挥关系视图V3、结构样式视图V4和信息流程视图V5[4]V-5视图集与作战指挥系统T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V-5视图集与作战指挥系统T的关系图
其中,参战力量视图V1和指挥机构视图V2主要描述作战指挥系统T中的各组成单元;指挥关系视图V3主要描述作战指挥系统T中各组成单元间的指挥关系;结构样式视图V4主要描述作战指挥系统T中各组成单元在指挥关系下所形成的具体结构;信息流程视图V5主要描述作战指挥系统T中的信息流转和传输情况。V-5视图集中各视图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V-5视图集中各视图间的关系
图2可知,指挥机构视图V2中的各级指挥机构,依据指挥关系视图V3中的具体指挥关系,对参战力量视图V1中的各力量实施指挥,并参与作战;各指挥机构按照结构样式视图中V4的具体形式组织起来,对参战力量视图V1中的各力量实施指挥,并参与到作战中,使整个作战指挥系统形成一体;指挥机构和参战力量所产生的信息,通过具体结构样式,在作战指挥体系中流转和传输,最终形成信息流程视图V5
指挥系统构建现在一般有两大类方法:一是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采用同类简单节点和特定关系描述系统结构拓扑形态;另一种是体系结构的方法,通过构建面向对象的多视图来定性描述系统结构。复杂网络理论,比较适合用于结构的建模、评估和优化。在体系结构设计方面,比较成熟的体系框架是DoDAF、MoDAF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并不符合我国传统的思维习惯,导致目前使用这些方法构建的系统,多是出于工程人员之手,并不十分适合我军指战员使用,给系统的使用和推广造成一定困难。
V-5视图法的主要内容以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设计中的DoDAF作战视图为参考,对作战视图中与作战指挥系统关联较少的内容进行了精简,对作战指挥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应用和转化。具体地讲,V-5视图法将DoDAF作战视图中的指挥与协同关系图转化为参战力量视图V1、指挥机构视图V2和指挥关系视图V3;将DoDAF作战视图中的作战体系节点连接图转化为结构样式视图V4;增加了信息流程视图V5。在作战指挥系统体系架构设计方面,将V-5视图法中的视图与DoDAF中的作战视图相比,其内容命名和描述方式,通俗易懂,贴近实际,更加符合我国作战指挥系统的特点,便于我军军事人员理解和使用,并已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且取得良好效果。

2.2 V-5视图法应用步骤

使用V-5视图法进行作战指挥系统体系架构构建的基本应用步骤如表1所示。
表1 V-5视图法应用步骤
步骤 内容
1 确定作战指挥系统T的具体指代
2 明确目标集O中包含的具体目标
3 根据集合中O目标,对作战指挥系统T的设计提出约束集R
4 设计视图集V中各视图的内容,对作战指挥系统T的结构进行描述

3 基于V-5视图法的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体系结构构建

基于V-5视图法构建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体系架构,其各变量及其具体指代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V-5视图法中的变量名称及指代内容
变量名称 指代的具体内容
作战指挥系统T 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
组成单元X 各种参战力量,包括各级指挥机构
组成单元间
的关系Y
各级指挥机构之间、指挥机构与作战部队之间、各参战部队(包含支援力量)之间所包含的各种指挥关系
T的结构样式Z T中组成单元X根据关系Y和组织形式,所形成的具体结构样式
目标集O 为单一目标集,表示满足境外反恐作战对太空信息支援的需求,实现对太空信息支援科学、高效的作战指挥。
约束集R 设计作战指挥系统T时,应满足建设与运用要求,如高效性、鲁棒性、适应性、涌现性等。

3.1 参战力量视图V1

主要描述参与到境外反恐作战任务中的各方力量及任务,其具体视图(V11)如表3所示。
表3 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参战力量任务视图(V11)
参战力量组成 主要任务
统帅部联合
指挥机构
对军队参加境外反恐作战行动实施战略指挥。
方向(战区)
联合指挥机构
对某方向(战区)的军队参加境外反恐作战行动实施联合指挥。
任务部队指挥所 对执行境外反恐作战的任务部队实施指挥。
任务部队 执行境外反恐作战的各阶段任务,主要包括特种作战力量,武警防卫力量和其他直接参战力量(如其他军兵种、地方反恐力量等)。
太空信息
支援力量
负责为任务部队提供ISR、大气、地理、预警等作战所需的信息;负责通信中继;负责导航定位及授时等。
非军事
支援力量
为境外反恐任务部队提供任务区域、作战对象等的实际情况情报。
其他军事力量 负责提供机动、火力、后装等支援工作。

3.2 指挥机构视图V2

境外反恐作战行动具有“战略决策、战役指挥、战术行动”的特点,一般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是集军事、政治和外交斗争于一体的特殊作战行动[5]。因此,应健全组织领导,提高指挥效率,尽量减少指挥层级,简化指挥程序,提高指挥效率。
太空信息支援下境外反恐作战的指挥机构可分为一级和二级指挥机构。其中,一级指挥机构主要指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任务部队指挥所以及其他主要支援力量,其指挥机构组成与职责视图如表4所示;二级指挥机构主要指各指挥机构内部的职能部门,如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内部可设置筹划、情报保障、通信保障、指挥保障、后装保障、指挥中心、外事保障、政治工作、国防动员、军地协调、太空协调等部门。这些部门构成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部门与职责视图(V22)。同理,还存在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部门与职责视图(V23)、任务部队指挥所部门与职责视图(V24)、战略支援部队部门与职责视图(V25)、各地方单位对接部门与职责(V26)视图等。
表4 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一级指挥机构组成与职责视图(V21)
机构名称 职责分工
统帅部
联合指挥机构
一是保障统帅部对境外反恐作战行动实施战略决策;二是及时跟踪掌握反恐情报;三是筹划或者审批境外反恐作战行动计划;四是统一组织、控制和协调境外反恐作战行动;五是与非军事反恐力量协调相关事宜;六是必要时,越级指挥境外反恐作战行动。
方向(战区)
联合指挥机构
一是贯彻执行统帅部决策、命令、指示;二是及时掌握反恐情报;三是筹划制定境外反恐作战行动计划;四是统一组织方向(战区)各种力量和支援力量的协同;五是及时提出需求;六是指挥控制境外反恐作战行动。
任务部队
指挥所
一是受领理解任务,领会上级意图;二是组织现地侦察,及时掌握境外反恐情况;三是筹划指挥所属作战力量的作战行动;四是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作战行动计划,呈报上级审批;五是组织作战保障、政治工作、后勤和装备保障、后方防卫;六是提出作战支援需求;七是协调控制一线作战行动,及时报告和纠正行动偏差。

3.3 指挥关系视图V3

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指挥关系视图如图3所示,主要由隶属关系(临时配属)和支援关系构成。
图3 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指挥关系视图(V31)
本文所研究的指挥关系包括建立的对象,表示各级指挥机构和参战力量;建立的内容,表示赋予各参战力量所组建的具体指挥关系;建立的条件,表示指挥关系需满足的条件,也就是说在何种情况下建立的指挥关系。针对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建立的指挥关系对象、内容和条件如表5所示。
表5 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指挥关系视图(V32)
建立的
对象
建立的
内容
建立的
条件
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与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 后者隶属前者 体制编制上隶属,大规模反恐战争期间
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和战略支援部队 后者隶属前者 体制编制上隶属,大规模反恐战争、迅捷打击与营救期间
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和非军事支援力量 后者临时配属前者 大规模反恐战争期间及迅捷打击与营救期间
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和其他军事力量 后者隶属前者 编制体制上隶属,大规模反恐战争及迅捷打击与营救期间
战略支援部队与各太空信息支援力量 后者隶属前者 体制编制上隶属,境外反恐作战全过程
战略支援部队与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 前者支援后者 大规模反恐战争及常态化持续性防卫任务期间
非军事支援力量与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 前者支援后者 大规模反恐战争及常态化持续性防卫任务期间
其他军事力量与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 前者支援后者 大规模反恐战争及常态化持续性防卫任务期间
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与任务部队指挥所 后者隶属前者 迅捷打击与营救任务期间
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与任务部队指挥所 后者隶属前者 体制编制上隶属,大规律反恐战争及常态化持续性防卫任务期间
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与战略支援部队 后者支援前者 大规模反恐战争及常态化持续性防卫任务期间
任务部队指挥所与战略支援部队 后者支援前者 境外反恐作战全过程
任务部队指挥所与其他军事力量 后者支援前者 境外反恐作战全过程
任务部队指挥所与非军事支援力量 后者支援前者 迅捷打击与营救任务期间

3.4 结构样式视图V4

根据境外反恐作战的分类,可将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的结构样式分成3类。
1)大规模反恐战争。其行动规模较大、组织实施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可在靠近行动区域,依托境内既设指挥机构或者境外基地、所在国提供的军营、基地等安全区域,开设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任务部队指挥所。其指挥模型与常规战争基本相同,设置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任务部队指挥所3级指挥结构,其结构样式视图(V41)如图4所示。
图4 大规模反恐战争指挥结构样式视图(V41)
2)迅捷打击与营救。其行动规模较小、任务紧急、持续时间较短。为减少指挥层级,可以不开设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但需开设任务部队指挥所。其指挥结构采用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任务部队指挥所2级指挥结构,其结构样式视图(V42)如图5所示。
图5 迅捷打击与营救任务指挥结构样式视图(V42)
3)常态化持续性防卫。通常执行常规性反袭击、巡逻、警卫护卫和网电攻防等任务。一般情况由统帅部联合指挥机构授权,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直接指挥控制行动。其采用在统帅部授权下,方向(战区)联合指挥机构—任务部队指挥所的2.5级指挥结构(V43),其结构样式视图如图6所示。
图6 常态化持续性防卫任务指挥结构样式视图(V43)

3.5 信息流程视图V5

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信息主要包括情报信息、指控信息、需求反馈信息3类。因此,从流程上来看,主要可分为情报信息流程、指控信息流程和需求反馈信息流程3大类。
1)情报信息流程。主要包括信息的汇聚、推送、申请等。信息的主要来源有太空信息支援的侦察信息、地方反恐力量的情报以及现地侦察的情报,信息汇聚成情报库。从信息服务模式上看,也可分为3类:推送服务模式、在线共享服务模式和协同服务模式[6]。其中:① 推送服务模式是指情报库定期给各指挥机构推送情报,又可分为主动推送、定制推送和应急推送;② 在线共享服务模式是由各指挥机构可依据需要和不同的权限与系统交互,自主获取情报库中所需情报;③ 协同服务模式是指依据不同的作战需要提出情报信息需求申请,综合协同调配包括太空信息服务的各种资源并由相关人员依据需求的优先级,提供情报及服务。
2)指控信息流程。按照3种不同的作战类型,指挥机构之间的指挥信息,通过卫星信息或无线通信完成。
3)需求反馈信息流程。这是双向的信息流程,主要包括3大类:① 各指挥机构对情报的需求反馈信息流;② 上下级之间的需求反馈信息流,指挥机构对友邻部队以及其他军兵种支援力量的需求反馈信息流;③ 作战部队通过导航定位及授时系统将自身行动信息,反馈给上级指挥机构;同时,将自己位置等信息通报其他军兵种的支援力量,以便于其他军兵种的机动、火力、后装精确支援的需求反馈信息流。各信息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
图7 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信息流程视图(V5)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V-5视图法描述了太空信息支援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初步构建了其体系架构,对境外反恐作战指挥系统建设与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为后续仿真、评估、优化其体系结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构建的作战指挥系统体系架构仅研究到指挥机构一级。在指挥机构V2中,尚未涉及各指挥机构的内部职能部门设置、各自的职能以及相互之间的运行关系。事实上,如果要理顺境外反恐作战中的太空信息支援关系,提高其作战指挥效能,必须深入研究各指挥机构职能部门的设置及其间的关系,尤其是各作战指挥机构内部与太空信息支援力量对口部门的相关描述更加重要。对此,作者下一步将另行撰文深入详细论述。
[1]
张立伟, 张华. 境外反恐战的三点战略思考[J]. 中国特警, 2018(3): 5.

[2]
梁行永, 周义. 境外反恐战法[J]. 中国特警, 2018(3):10.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864.

[4]
乔熔岩. 天基信息支援下武警防卫作战指挥研究[D]. 北京: 装备学院, 2015.

[5]
段国辉. 武警部队境外反恐行动的准备工作[J]. 武警学术, 2016(6):28.

[6]
管清波, 冯书兴. 天基信息服务体系与作战应用[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4.

Outl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