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载武器实体建模
1.1 机载武器分类描述
表1 武器战斗部类型分类 |
武器分类 | 武器战斗部类型 |
---|---|
点杀伤武器 | 聚能破甲战斗部 |
贯穿战斗部 | |
面杀伤武器 | 爆破战斗部 |
子母弹战斗部 | |
破片杀伤战斗部 |
1.2 基于战场能见度水平的机载武器毁伤效能确定
2 标准目标建立
2.1 聚合目标概述
2.2 聚合目标结构
2.3 标准子目标建立
3 毁伤评估建模
3.1 基于标准目标的子目标物理毁伤计算
3.2 基于子目标效能衰减程度的聚合目标毁伤评估
4 实例验证
4.1 作战想定编辑
4.2 模型建立和理论计算
表2 红方机载武器类型及参数表 |
飞机型号 | 武器型号 | 战斗部分 | 武器分类 | 毁伤性能参数 |
---|---|---|---|---|
X型 歼击 机 | 子母弹Z-1 | 子母弹 战斗部 | 面杀 伤武器 | 毁伤半径 R1=400 m |
火箭弹H-1 | 爆破 战斗部 | 毁伤半径 R2=80 m | ||
精确制导 武器G-1 | 贯穿 战斗部 | 点杀 伤武器 | 命中概率 P=0.8 |
表3 机载武器毁伤性能指标 |
能见度水平K=0.8 | ||
---|---|---|
点杀伤武器 | 面杀伤武器 | |
精确制导武 器G-1 | 子母弹Z-1 | 火箭弹H-1 |
单发命中概 率P=0.8 单发毁伤概 率D=1 数量N=3 | 单发毁伤面积: S1=π· =502400(m2) 数量N=3 | 单发毁伤面积: S2=π· =2×104(m2) 数量N=3 |
表4 目标毁伤与效能衰减之间映射关系表 |
平均相对毁伤P | 0.0 | 0.1 | 0.3 | 0.6 | 1.0 |
---|---|---|---|---|---|
效能衰减程度ρ(P) | 0.0 | 0.3 | 0.5 | 0.9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