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军无人机主战装备实力分析
1.1 阿军无人机主战装备战技性能
表1 “TB-2”与“哈洛普”无人机主要战技参数表 |
型号 | “TB-2”无人机 | “哈洛普”巡飞弹 | |
---|---|---|---|
飞行平台参数 | 布局 | 翼身融合,倒V尾 | 头部采用鸭翼,具有复杂的曲线形、减小的后掠角、可向下折叠的三角机翼 |
尺寸 | 机长6.5 m,高度2.2 m,翼展12 m | 机长2.5 m,高度0.5 m,翼展3 m,RCS≤0.5 m2 | |
起飞重量/kg | 650 | 160 | |
有效载荷/kg | 战术侦察型:55;察打一体型:155 | 70 | |
巡航速度/(km/h) | 战术侦察型:148;察打一体型:130 | 220 | |
最大飞行速度/(km/h) | 222 | 480(俯冲速度) | |
续航时间/h | 战术侦察型:24;察打一体型:27 | 6 | |
最大升限/m | 战术侦察型:8 200;察打一体型:7 620 | 4 600 | |
巡航高度/m | 5 500 | \ | |
最大遥控距离/km | 150(未携带卫星通信设备) | 200(携带卫星通信设备) | |
最大航程/km | 6 000 | 1 000 | |
机身材料 | 碳纤维、凯夫拉纤维和混合复合材料 | 隐形机身设计,涂有能吸收电磁波的复合材料 | |
动力系统 | Rotax 912型,74 kW涡轮增压活塞发动机 | 活塞式发动机,采用普通车用汽油或航空汽油作为燃料 | |
侦察载荷 | 光学侦察 | L3Harris Wescan公司MX-15D型6合1光电转塔,包括高清中红外线红外传感器、8.6-154 mm连续变焦高清彩色单模光纤微观摄像头、600/1 000/1 500 mm阶梯变焦镜头、高清彩色短波红外相机和激光指示器等,能够全天候采集战场图像 | POP-200插入式光电/红外传感器、热成像仪和彩色CCD相机,能够覆盖360°空间 |
雷达侦察 | —— | 被动雷达导引头,可对不同电磁波信号进行分选、识别和威胁等级评估 | |
打击载荷 | 武器挂架 | 4个1 kg级超轻型标准挂架 | \ |
导弹 | 2枚Roketsan公司MAM-L GPS/INS/半主动激光制导微型导弹,普通型射程8 km,增程型射程14 km(纳卡冲突中使用),射高5 000 m,长度1 000 mm,弹体直径160 mm,重22 kg,可配备穿甲、高爆破片和温压战斗部;用于攻击坦克、无人机、人员等目标 | \ | |
炸弹 | 2枚Roketsan公司MAM-C 无动力半主动激光波制导微型炸弹,射程8 km,长度970 mm,弹体直径70 mm,重6.5 kg,携带2.5 kg多用途高爆破片战斗部;用于攻击人员和轻型装甲目标 | 携带了23 kg聚能装药战斗部,圆概率误差小于1 m |
1.2 阿军无人机装备作战能力分析
2 亚军防空主战装备实力分析
2.1 亚美尼亚防空主战装备战技性能
表2 S-300P与“山毛榉”系统主要战技参数表 |
型号 | S-300P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 “山毛榉”中程野战自行防空系统 | |
---|---|---|---|
基本性能 | 作战使命 | 第三代地空导弹系统,用于防御从低空到高空、近距离到超远程的来袭飞机、无人机目标,不具备反导能力 | 第三代地空导弹系统,打击战略和战术飞机、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战术空射型导弹、直升机、无人机 |
北约代号 | SA-10 | SA-17 | |
研制单位 | 金刚石中央设计局 | 扬诺夫斯克机械厂 | |
服役时间 | 1978 | 1995 | |
同时拦截能力 | 同时制导12枚拦截弹拦截6个目标 | 同时跟踪10批目标,制导4枚拦截弹拦截4个目标 | |
载具 | 8×8重型轮式越野车 | 履带式底盘 | |
机动能力 | 半机动型 | 机动 | |
系统组成 | 以营为基本战术单位,包括1辆指挥车、1部主探测雷达、1部低空辅助探测雷达、4个发射单元、16枚导弹以及辅助设备 | 由指挥车、目标搜索雷达车、照射和导弹制导雷达车、自行履带式火力单元、自行式装填发射车等5部分组成;自行履带式火力单元可以单车作战 | |
雷 达 | 火控雷达 | 5N63(无源相控阵,探测距离0.2~166 km) | “长颈鹿”(相控阵,探测距离120 km)2部 |
搜索雷达 | 36D6(三坐标相控阵,探测距离45 km) 76N6(低空补盲,机械扫描,探测距离4~120 km) | 多功能相控阵,探测距离160 km | |
导弹 | 型号 | 5V55K | 9M317 |
制导方式 | 无线电指令末端半主动制导 | 半主动雷达末端制导 | |
尺寸 | 弹长7 m,弹径0.5 m | 弹长5.5 m,弹径0.4 m | |
射程/km | 5~47 | 2.5~45 | |
射高/m | 10~25 000 | 10~25 000 | |
最大速度/(m/s) | 1 700 | 1 200 | |
弹重/kg | 1 450 | 715 | |
战斗部/kg | 150 | 70 | |
单发命中概率 | 0.7 | 0.8 | |
发射间隔/s | 3 | 4 |
表3 “驱虫剂-1”与“克拉苏哈-4S”系统主要战技参数表 |
型号 | “驱虫剂-1” 反无人机电子战系统 | “克拉苏哈-4S”电子战系统 | |
---|---|---|---|
基本性能 | 作战使命 | 主要对象是微/小型无人机,还可以干扰无人机地面控制站,压制其导航与遥测功能,可用于防御战场的先遣部队以及军事基地、机场等固定目标 | 一种宽带移动有源干扰系统,主要目的是防护指挥所、军队编队、防空措施、机载雷达侦察和高精度武器等重要工业设施,主要用于压制战斗机、截击机、无人机、侦察卫星的机载雷达以及低轨卫星 |
研制单位 | 电子战科技中心(STC-EW)设计局 | 梯度科研所 | |
服役时间 | 2017 | 2015 | |
载具 | MAZ-6317卡车 | 卡玛兹-6350卡车 | |
机动能力 | 机动 | 机动 | |
系统组成 | 1辆车,内置两个自动化指控工位,用于操控侦察定位、网电对抗、通信联络等分系统 | 陆基电子压制和防护系统,1辆车 | |
侦 察 | 识别准确率 | ≥85% | \ |
扫描信号频率 | ≥1 000个/s | \ | |
侦察频段 | 200~6 000 MHz | 8 000~18 000 MHz(“克拉苏哈-4”) | |
干 扰 | 干扰距离 | 微/小型无人机≤30 km 无人机地面控制站≤10 km | 雷达干扰≤300 km |
干扰信道类型 | 指控、通信、感知 | \ | |
干扰样式 | 定频定向干扰、扫频遮断干扰 | 广谱强噪声干扰 | |
干扰功率/W | 数据传输信道300~500 指控和遥测信道500~1 000 导航系统300~1 000 | 30 kW(“克拉苏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