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 LPI)雷达得益于自身功率低,带宽大等属性
[1],使得侦察接收机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截获和分析,因此,电子侦察仍面临巨大的挑战且有强烈的现实需求。雷达信号的脉内有意调制类型主要分为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对于相位调制信号,尤其是多相编码信号,具有低旁瓣电平和高距离分辨率特性,且兼具类线性调频信号的多普勒容限性质
[2],因此,被广泛应用。相位编码信号通过改变码元的相位达到调制的目的,相比二相编码的相位只有0和π,多相码的相位更加复杂,这使得在电子侦察中对截获的信号进行正确的调制类型识别和调制参数估计十分困难。
早期的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主要是基于对信号的变换域提取人工特征,文献[
3]对维格纳-威尔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 WVD)和CWD(Choi-Williams Distribution)时频图像提取瞬时频率和伪Zernike矩等特征,对5种多相码及其LFM信号、Costas码和BPSK信号进行分类识别;文献[
4]对模糊函数(Ambiguity Function, AF)、WVD时频图像做Radon变换、分数阶自相关(Fractional Autocorrelation, FA)等,提取5个特征,并分别设置阈值进行调制类型识别,但其多相码调制参数设置单一;文献[
5]将LPI雷达信号基于可视图提取的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进行分类,虽然在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下效果斐然,但该特征无法区分相同调制类型的不同调制参数。近几年,深度学习发展十分迅速,因其在图像识别方面效果显著而被引入该领域。文献[
6⇓-
8]将雷达信号预处理后的CWD图像和模糊函数矩阵送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进行特征提取和调制类型识别;文献[
9]首先利用SSD(Single-shot Multi-box Detector)网络识别调制类型,再通过一个额外的分类器将易混淆的多相码信号做互相关达到分类的目的,该文献将深度学习和传统方法相结合,是本文主要的对比文章;文献[
10]首先通过同步压缩傅里叶变换(Fourier-based Synchrosqueezing Transform, FSST)进行时频转换,分别将三种像素大小不同的时频图像通过CNN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通过SVM分类器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调制类型识别,相比其他方法,该方法网络效果更好。
由于多相码信号具备相位跳变的特点,同时兼具类线性调频的特征,是一种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方法是处理非平稳信号的有效手段,因此,多相码的参数估计方法主要是基于其时频特性,通过提取时频分布的不同特征进行参数估计。文献[
11]对拉东魏格纳变换(Radon-Wigner Transform,RWT)和三角函数特征计算调制参数;文献[
12-
13]分别通过拉东模糊变换(RAT)和分数阶自相关提取特征进行调制参数估计;文献[
14]通过改进的维格纳霍夫变换 (Wigner-Hough Transform,WHT)对多相码信号进行检测和参数估计;文献[
15-
16]分别通过循环自相关函数和循环相关熵谱对多相码信号的载频进行估计。
已有文献基本将调制类型识别和参数估计分开研究,虽然文献[
17-
18]同时考虑了两者,但是其多相码调制参数设置单一,不具有代表性。虽然深度学习方法对调制类型识别效果优异,但其对训练样本需求大,神经网络学习耗时长,不利于实际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兼顾LPI雷达多相码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及参数估计的方法,基于CWD时频图像提取用于调制类型识别的人工特征,该特征可同时用于计算脉内调制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