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刊     军事装备类重点期刊
Radar & Navigation &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Design of Antenna with Ability of Strong Electromagnetic Protection

  • YI Bo ,
  • LU Qi-min ,
  • YANG Li
Expand
  • Unit 78118 of PLA, Chengdu 610000, China

Received date: 2022-02-02

  Revised date: 2022-03-07

  Online published: 2022-12-12

Abstract

A strong electromagnetic protection antenna is designed for the strong electromagnetic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of navigation receiver. The microstrip navigation antenna with eccentric feeding and adding radial strip line has characteristic of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d well gain at low elevation. Swit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navigation antenna with PIN diode loaded are realized in the bandwidth of navigation signal. Comparing with the original navigation antenna, the S11 and gain of designed strong electromagnetic protection antenna are basically unchanged and the axial ratio is improved. When the PIN diode is in low resistance state, the channel of navigation signal is off and the strong electromagnetic energy are prohibited to enter the back circuit though antenna.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ong electromagnetic protection antenna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navigation and strong electromagnetic defending.

Cite this article

YI Bo , LU Qi-min , YANG Li . Research and Design of Antenna with Ability of Strong Electromagnetic Protection[J]. Command Control and Simulation, 2022 , 44(6) : 115 -118 . DOI: 10.3969/j.issn.1673-3819.2022.06.019

随着高功率源技术的进步,高功率微波武器性能得到长足发展,并已在战场上崭露头角[1-2]。电磁脉冲防护理论、技术和试验评估方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3-4]。卫星导航依靠其定位准确,服务范围广以及实时性好的特点,在军、民用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5]。但导航接收机射频电路灵敏度高,导致接收机内部易受到强电磁脉冲干扰[6]
国内外对导航接收机强电磁耦合机理、损伤效应以及防护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7]。大量学者针对导航天线后端防护需求,开展了理论分析、建模仿真和实验验证等研究工作,相关防护方法已趋于成熟[8]
微带天线具有体积小,剖面低的优点,且易实现大规模集成,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9]。本文以微带天线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在满足导航天线性能要求前提下,有效防止强电磁能量从“前门”侵入。

1 半导体器件基本模型

半导体器件是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设计的必要器件,而大功率防护应用中大多使用PIN管,其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10]
图1 PIN二极管等效电路图
当PIN二极管正偏时,Rj与偏置电流成反比,且在应用频段内远小于容抗1/ωCj,PIN二极管呈现低阻态,阻值为Rj+Rs,由直流偏置决定。当PIN二极管零偏或反偏时,Rj在应用频段内远大于容抗1/ωCj,其阻抗等效为一个电容与一个电阻串联,呈现高阻态[11]。PIN二极管在低阻态和高阻态时的等效电路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电路。在仿真设计时,将PIN二极管简化电路作为集总元件代入仿真软件,分析其在工作和防护状态下的性能。
图2 PIN二极管在不同状态下的简化电路

2 导航天线结构

天线是导航接收机的必备部件,其辐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导航系统的性能[12]。导航天线为排除外界环境干扰,必须采用圆极化天线。微带天线产生圆极化波需采用特殊馈电方式与结构,激励起两个幅度相等且相位相差90°的正交模[13]。常用单馈点圆极化结构手段包括切角,增加径向带线,在贴片中间开缝等,具体如图3所示。为便于加载半导体器件,选择增加径向带线结构;金属接地板采用圆形结构,且稍大于介质基板;针对频率为1.575 GHz的导航频点,综合考虑性价比,采用FR4作为基板材料,所设计的导航天线整体三维结构如图4所示。
图3 典型单馈点圆极化样式
图4 拟使用导航天线结构
利用HFSS电磁仿真软件,建立导航天线模型(结构参数如表1),仿真分析导航天线性能。天线S11、轴比以及增益的仿真结果分别如图567所示。
表1 仿真导航天线结构参数 单位:mm
R b w w1
50 70 42.8 4
l1 l2 h h1
5.8 3.8 3 1.6
图5 导航天线端口S11的仿真结果
图6 导航天线轴比的仿真结果
图7 导航天线增益的仿真结果
图5中,频点1.575 GHz处S11值为-27.29 dB,工作带宽(-10 dB以下)达到30 MHz。图6展示了1.575 GHz处导航天线轴比,可以看出,导航天线轴比在±100°范围内均小于3 dB,最小达到1.14 dB。从图7可以看出,天线增益达到了5.4 dB。从图5图7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所选择导航天线满足要求[14]

3 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设计

本文将PIN二极管加载至导航天线辐射贴片,并加载部分金属结构,如图8所示。在仿真设计中,拟选用NXP公司的PIN二极管BAP5102作为加载器件,利用ADS仿真软件,使用等效电路拟合法,可拟合其在零偏下等效电路为0.17 pf电容与0.5 nH电感串联电路;在正偏下,其等效电路阻抗值与偏置电流有关,仿真中,选择BAP5102数据手册中给出的正偏电流100 mA,频率100 MHz时的阻值2 Ω[15]
图8 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结构图
加载PIN二极管和金属结构后,本文利用HFSS中参数扫描功能对导航天线结构进行优化,以满足导航天线基本要求。优化后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结构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结构参数表 单位:mm
R b w w1 w2
50 70 42.4 4 3
l1 l2 l3 h h1
5.8 3.8 3 3 1.6
当防护型导航天线正常接收导航信号时,PIN二极管截止,处于高阻态。此时防护型导航天线S11、轴比以及增益仿真结果如图91011所示。
图9 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S11的仿真结果
图10 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轴比的仿真结果
图11 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增益的仿真结果
图9中,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工作频率仍为1.575 GHz,带宽(-10 dB以下)达到了32 MHz,与优化前相差不大;从图10可以看出,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轴比在±96°范围内均小于3 dB,最低达到了0.87 dB,较原导航天线性能有所提升;对比图7图11可以发现,原导航天线和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增益差别不大。
当强电磁能量到达表面时,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表面PIN二极管导通,处于低阻态,此时,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的S11图12所示。
图12 PIN二极管截止和导通两种状态下的S11仿真结果
图12可以看出,当PIN处于高阻态时,导航信号通道处于开启状态,通道内具有较低插入损耗;当PIN二极管处于低阻态时,导航信号通道关闭,强电磁能量无法通过天线进入后端电路,损毁敏感器件。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导航接收机强电磁防护需求,设计了一款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通过与原导航天线仿真结果对比,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S11和增益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而最小轴比值有所提升,达到了0.87 dB。当PIN二极管处于低阻态时,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导航信号通道关闭,防止强电磁能量从天线进入导航电路,有效避免了后端电路被损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强电磁防护型导航天线满足导航与强电磁能量的防护需求。
[1]
谭志良, 李亚南, 宋培姣. 射频前端强电磁脉冲防护研究进展[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20, 40(3):231-242.

[2]
赵鸿燕. 国外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研究[J]. 航空兵器, 2018, 25(5):21-28.

[3]
高伟伟, 江志东, 曲家庆, 等. 电子信息系统对高功率微波武器防护措施研究[J]. 制导与引信, 2020, 41(1): 48-53.

[4]
吴刚, 宋志强, 刘波. 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卫星有效载荷系统可行性分析[J]. 现代防御技术, 2011, 39(5):16-24.

[5]
曾庆发. 多频段及宽波束北斗/GPS卫星导航终端天线的研究[D]. 深圳: 深圳大学, 2019.

[6]
胡锐. 卫星导航接收机强电磁脉冲耦合机理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8.

[7]
苏保文. 导航接收机强电场耦合特性及抗损毁的技术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8]
王子亮. 北斗导航接收机抗强电磁场损毁限幅电路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8.

[9]
卢慧. C波段矩形微带天线设计[J]. 通信电源技术, 2021, 38(6):84-86.

[10]
施小翔, 许庆, 向虎. S波段宽带限幅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J]. 信息化研究, 2019, 45(4):57-60.

[11]
黄丹. 基于PIN二极管的X波段大功率限幅器设计[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18.

[12]
汪北辰. 北斗导航天线的设计[D].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

[13]
钱建增. 多频段圆极化北斗卫星导航天线的小型化设计[D]. 镇江: 江苏大学, 2015.

[14]
朱富颖. 小型化双频导航天线设计[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7.

[15]
易波. 新型电磁结构在隐身和电磁防护中的应用研究[D].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

Outl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