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机将预警雷达搬上了空中平台,克服了地基雷达受地球曲率制约导致的低空盲区。机载预警雷达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探测低空突防的飞机,因此通常处于下视状态。由于平台高,速度快,地、海杂波几乎扩展到全程范围,并存在较大的多普勒频移且频谱严重展宽,目标落入杂波区后难以检测,杂波影响评估与杂波抑制方法是机载预警雷达研制中的重要课题
[1]。
杂波数据的获取是评估杂波影响和验证杂波抑制方法的前提。对于机载预警雷达,组织试飞难度大,实际杂波很难采集。20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Mountain Top
[2]和MARCAM
[3]计划采集了机载预警雷达多通道杂波数据,这些数据为杂波抑制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依据。新一代机载预警雷达采用脉冲多普勒(PD)和有源相控阵体制
[4],对于几百个数字通道来说,由于设备量和存储量有限,无法完成对每个阵元的杂波数据采集任务,机载预警雷达多通道杂波数据主要依靠仿真模拟来获得。
文献[
5]详述了机载PD雷达的系统组成和杂波谱特征等问题,为机载PD雷达仿真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献[
6]推导得到了简化杂波功率公式。文献[
7]推导出了计算任意距离-多普勒网格单元杂波功率的公式,但精度较低且需要大量数值积分,限制了其工程应用。文献[
8]得到了在平面地球假设下的等距离等多普勒网格单元闭合解,以等距离和等多普勒划分地面网格,解决了地表网格单元面积的问题。
目前,机载预警雷达最为有效的杂波抑制技术是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STAP),通过在空域时域联合自适应滤波来抑制杂波。STAP最关键的步骤是协方差矩阵的估计,而协方差矩阵应当通过待检测单元邻近的训练数据来估计。STAP处理信噪比损失小于3dB需要的均匀样本数为系统自由度的2倍。真实的环境复杂多样,地形及地表覆盖的变化引起杂波的非均匀分布,人造建筑等形成强离散杂波,密集的干扰目标污染训练样本等因素使得均匀样本严重不足,导致空时自适应性能急剧下降。
认知雷达通过感知环境和利用知识为机载预警雷达非杂波抑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9]。认知技术通过杂波仿真的方式增加均匀样本,改善空时自适应处理的杂波抑制性能,为杂波仿真在机载预警雷达中提供了新的应用途径。
本文给出了机载预警雷达的杂波模型,介绍了STAP处理技术;介绍了一种杂波仿真的新应用,提出了基于精细化杂波仿真的认知杂波抑制技术;进行了仿真性能分析并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