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上船舶数量不断增加,大数据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普及应用。大数据系统中积累的海量船舶历史航迹数据,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数据可视化方法进行表达以方便普通用户进行规律分析等
[1]。在诸多可视化方法中,热力图(Heatmap,也称热图)是一种用来表达一定区域内大量数据点的某种特征的空间态势及分布状况的方法,即用热图点的位置来对应地理位置,通过该点的特征值表达地理对象某要素、特征或属性,并作线性拉伸,在对应的地理空间位置上表达出第三维数值的大小变化特征
[2]。第三维数值可表示某种属性、特征,也可直接用于反映数据点密度,这正符合船舶历史活动特征表达的需求。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热力图的研究和应用。孔立斌基于热力图研究了车辆目标检测方法和加权特征融合方法
[3];赵婷等通过热力图可视化,结合地理标签数据研究了全球地震带的变迁过程
[4];常春慧基于百度热力图, 提取受灾人口动态时空分布特征信息,获取不同时刻人口的数量动态数据,解决了传统人口普查无法反映动态人口数量和空间分布的难题
[5];张俊涛等设计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网络热力图API
[6]; 丁文浩基于WebGIS以热力图直观地展现了小麦赤霉病预测的发病地区和等级
[7];SC
UNAŞ S通过热力图展示建筑空间的密度情况以评估建筑分布情况
[8];聂俊岚引入四叉树结构优化热力图以提高热图生成效率
[9];杨振凯提出一种基于像素的绘制热力图算法,解决了百万级数据成图时绘制效率低的问题
[10]。可见热力图已经成为数据特征可视化的重要手段。
尽管关于热力图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没有提及大数据实时绘制时检索数据加载的耗时问题;同时,为应对不同数量级的任意范围或比例尺的地图软件交互操作(漫游或缩放等)的不同情况,必须采用实时绘制的方法,而受数据源分布情况和数据量影响,常规的实时绘制方法存在一些图像失真、渐变层次不明显以及地图操作时热图跟随性差等缺陷。由此,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热力图实时生成策略,对大批量船舶历史航迹进行可视化过程优化,使热力图生成效率、成图效果和地图软件交互体验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