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陆军的建设发展,反坦克分队作为反装甲作战的重要力量,在远、中、近反坦克火力配系中越来越关键,在未来的战斗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作为反坦克分队指挥员,如何根据敌方不同的装甲武器以及实际战场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打击目标,是提升反坦克火力作战效能以及优化作战运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然而,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发展,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战场目标的动态性、多样性也随之加强,造成反坦克分队打击目标的优化选择愈来愈复杂。因此,亟须依据反坦克分队任务特点,科学制定打击目标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打击目标综合排序方法,为反坦克分队指挥员在火力打击活动中优化目标排序提供决策依据。
对于目标排序问题,目前也有很多的研究,主要思路是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进行排序,算法主要包括多属性效用理论(UTA方法
[2]、层次分析法(AHP)
[3]、灰色关联分析法
[4]等)、非经典方法(基于优势粗糙集的方法
[5]、鲁棒有序回归方法
[6]等)、基于级别优先关系的方法(ELECTRE方法
[7]、PROMETHEE方法
[8]等)等。此外,在反坦克分队选择打击目标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研究,周新初
[9]等学者根据车载反坦克导弹的作战运用特点,结合AHP理论建立了反坦克导弹火力分配的优化模型。刘晓雷
[10]等学者根据某型反坦克导弹系统,采用递归算法提出火力分配模型算法。连鲁军
[11]等学者运用人工鱼群算法,对反坦克火力分配问题进行了最优化求解。在这些方法中,由于AHP的简便性和易操作性,也应用到了目标排序问题中。另外,对于反坦克分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目标火力分配方面。
Razaei
[12-13]指出了非结构化地进行两两比较会带来判断矩阵不一致的情况,为完善该情况,提出了最优最差法(BWM),首先,在待比较的对象中确定最优对象和最差对象,然后,将这两个对象和其他对象进行两两比较,得到两个比较向量,最后,得到所有对象的权重值。此外,运用AHP方法需要两两比较
次,而运用BWM方法只需要比较2
n-3次,随着
n值的变大,BWM比AHP方法需要的比较次数更少。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在考虑反坦克分队任务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目标打击价值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反坦克分队打击目标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BWM的反坦克分队模糊优选方法,既可以减少两两比较的次数,得到更加一致的比较结果,提高权重的科学性,又通过模糊优选方法
[14-15],量化决策分析值,采用逼近于理想的排序方法,得到打击目标的综合排序值,能够辅助反坦克分队指挥员快速准确、比较合理地选择打击目标。